2015诺贝尔化学奖(附:诺贝尔奖背后的【机密】分析)

2023-05-10 14:56:27

2015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了Tomas LindahlPaul ModrichAziz Sancar,因为他们在DNA修复的细胞机制方面的研究!



历史上诺贝尔化学奖(新材料在线小编整理):

2015

Tomas Lindahl、Paul Modrich和Aziz Sancar


他们在DNA修复的细胞机制方面的研究

2014

斯特凡·黑尔

德国

在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

威廉·莫纳

美国

埃里克·贝齐格

美国

2013

亚利耶·瓦谢尔

美国

给复杂化学体系设计了多尺度模型

迈克尔·莱维特

美国

马丁·卡普拉斯

美国

2012

罗伯特·莱夫科维茨

美国

“对G蛋白偶联受体的研究”

2011

丹·谢赫特曼

以色列

“准晶体的发现”

2010

铃木章

日本

“对有机合成中钯催化偶联反应的研究”

根岸英一

日本

理查德·赫克

美国

2009

阿达·约纳特

以色列

“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研究”

托马斯·施泰茨

美国

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

英国

2008

钱永健

美国

“发现和改造了绿色荧光蛋白(GFP)”

马丁·查尔菲

美国

下村脩

美国

2007

格哈德·埃特尔

德国

“对固体表面化学进程的研究”

2006

美国

“对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的研究”

2005

理查德·施罗克

美国

“发展了有机合成中的复分解法”

罗伯特·格拉布

美国

伊夫·肖万

法国

2004

欧文·罗斯

美国

“发现了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

阿夫拉姆·赫什科

以色列

阿龙·切哈诺沃

以色列

2003

罗德里克·麦金农

美国

“对细胞膜中的离子通道的研究,对离子通道结构和机理的研究”

彼得·阿格雷

美国

“对细胞膜中的离子通道的研究,发现了水通道”

2002

库尔特·维特里希

瑞士

“发展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鉴定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利用核磁共振谱学来解析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

田中耕一

日本

“发展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鉴定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建立了软解析电离法对生物大分子进行质谱分析”

约翰·贝内特·芬恩

美国

2001

巴里·夏普莱斯

美国

“对手性催化氧化反应的研究”

野依良治

日本

“对手性催化氢化反应的研究”

威廉·斯坦迪什·诺尔斯

美国

2000

白川英树

日本

“发现和发展了导电聚合物”

艾伦·麦克德尔米德

美国

艾伦·黑格

美国

1999

亚米德·齐威尔

埃及

“用飞秒光谱学对化学反应过渡态的研究”

1998

约翰·波普

英国

发展了量子化学中的计算方法

沃尔特·科恩

美国

“创立了密度泛函理论”

1997

延斯·克里斯蒂安·斯科

丹麦

“阐明了三磷酸腺苷(ATP)合成中的酶催化机理”

约翰·沃克

英国

保罗·博耶

美国

1996

理查德·斯莫利

美国

“发现富勒烯”

哈罗德·克罗托爵士

英国

罗伯特·柯尔

美国

1995

弗兰克·舍伍德·罗兰

美国

“对大气化学的研究,特别是有关臭氧的形成和分解的研究”

马里奥·莫利纳

美国

保罗·克鲁岑

荷兰

1994

乔治·安德鲁·欧拉

美国

“对碳正离子化学研究的贡献”

1993

迈克尔·史密斯

加拿大

“发展了以DNA为基础的化学研究方法,对建立寡聚核苷酸为基础的定点突变及其对蛋白质研究的发展的基础贡献”

凯利·穆利斯

美国

“发展了以DNA为基础的化学研究方法,开发了聚合酶链锁反应(PCR)”

1992

鲁道夫·马库斯

美国

“对化学体系中电子转移反应理论的贡献”

1991

理查德·恩斯特

瑞士

“对开发高分辨率核磁共振(NMR)谱学方法的贡献”

1990

艾里亚斯·詹姆斯·科里

美国

“发展了有机合成的理论和方法学”

1989

托马斯·切赫

美国

“发现了RNA的催化性质”

悉尼·奥尔特曼

加拿大

1988

西德

“对光合反应中心的三维结构的测定”

罗伯特·胡贝尔

西德

约翰·戴森霍费尔

西德

1987

查尔斯·佩德森

美国

“发展和使用了可以进行高选择性结构特异性相互作用的分子”

让-马里·莱恩

法国

唐纳德·克拉姆

美国

1986

约翰·查尔斯·波拉尼

加拿大

“对研究化学基元反应的动力学过程的贡献”

李远哲

中国

达德利·赫施巴赫

美国

1985

杰尔姆·卡尔

美国

“在发展测定晶体结构的直接法上的杰出成就”

赫伯特·豪普特曼

美国

1984

罗伯特·布鲁斯·梅里菲尔德

美国

“开发了固相化学合成法”

1983

亨利·陶布

美国

“对特别是金属配合物中电子转移反应机理的研究”

1982

阿龙·克卢格

英国

“发展了晶体电子显微术,并且研究了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核酸-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

1981

罗德·霍夫曼

美国

“通过他们各自独立发展的理论来解释化学反应的发生”

福井谦一

日本

1980

弗雷德里克·桑格

英国

“对核酸中DNA碱基序列的确定方法”

沃特·吉尔伯特

美国

保罗·伯格

美国

“对核酸的生物化学研究,特别是对重组DNA的研究”

1979

格奥尔格·维蒂希

西德

“分别将含硼和含磷化合物发展为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

赫伯特·布朗

美国

1978

彼得·米切尔

英国

“利用化学渗透理论公式,为了解生物能量传递作出贡献”

1977

伊利亚·普里高津

比利时

“对非平衡态热力学的贡献,特别是提出了耗散结构的理论”

1976

威廉·利普斯科姆

美国

“对结构的研究,解释了化学成键问题”

1975

弗拉迪米尔·普雷洛格

瑞士

“有机分子和反应的立体化学的研究”

约翰·康福思

英国

“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的研究”

1974

保罗·弗洛里

美国

“高分子物理化学的理论与实验两个方面的基础研究”

1973

杰弗里·威尔金森

英国

“对金属有机化合物,又被称为夹心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的开创性研究”

恩斯特·奥托·菲舍尔

西德

1972

威廉·霍华德·斯坦

美国

“对核糖核酸酶分子的活性中心的催化活性与其化学结构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斯坦福·摩尔

美国

克里斯蒂安·B·安芬森

美国

“对核糖核酸酶的研究,特别是对其氨基酸序列与生物活性构象之间的联系的研究”

1971

格哈德·赫茨贝格

加拿大

“对分子的电子构造与几何形状,特别是自由基的研究”

1970

卢伊斯·弗德里科·莱洛伊尔

阿根廷

“发现了糖核苷酸及其在碳水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中所起的作用”

1969

奥德·哈塞尔

挪威

“发展了构象的概念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

德里克·巴顿

英国

1968

拉斯·昂萨格

美国

“发现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倒易关系,为不可逆过程的热力学奠定了基础”

1967

乔治·波特

英国

“利用很短的能量脉冲对反应平衡进行扰动的方法,对高速化学反应的研究”

英国

曼弗雷德·艾根

西德

1966

罗伯特·S·马利肯

美国

“利用分子轨道法对化学键以及分子的电子结构所进行的基础研究”

1965

罗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

美国

“在有机合成方面的杰出成就”

1964

多萝西·克劳福特·霍奇金

英国

“利用X射线技术解析了一些重要生化物质的结构”

1963

居里奥·纳塔

意大利

“在高聚物的化学性质和技术领域中的研究发现”

卡尔·齐格勒

西德

1962

约翰·肯德鲁

英国

“对球形蛋白质结构的研究”

马克斯·佩鲁茨

英国

1961

梅尔文·卡尔文

美国

“对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研究”

1960

威拉得·利比

美国

“发展了使用碳14同位素进行年代测定的方法,被广泛使用于考古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以及其他学科”

1959

雅罗斯拉夫·海罗夫斯基

捷克

“发现并发展了极谱分析法”

1958

弗雷德里克·桑格

英国

“对蛋白质结构组成的研究,特别是对胰岛素的研究”

1957

亚历山大·R·托德男爵

英国

“在核苷酸和核苷酸辅酶研究方面的工作”

1956

尼古拉·谢苗诺夫

苏联

“对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

西里尔·欣谢尔伍德爵士

英国

1955

文森特·迪维尼奥

美国

“对具有生物化学重要性的含硫化合物的研究,特别是首次合成了多肽激素”

1954

莱纳斯·鲍林

美国

“对化学键的性质的研究以及在对复杂物质的结构的阐述上的应用”

1953

赫尔曼·施陶丁格

西德

“在高分子化学领域的研究发现”

1952

理查德·劳伦斯·米林顿·辛格

英国

“发明了分配色谱法”

阿彻·约翰·波特·马丁

英国

1951

格伦·西奥多·西博格

美国

“发现了超铀元素”

埃德温·麦克米伦

美国

1950

库尔特·阿尔德

西德

“发现并发展了双烯合成法”

奥托·迪尔斯

西德

1949

威廉·吉奥克

美国

“在化学热力学领域的贡献,特别是对超低温状态下的物质的研究”

1948

阿尔内·蒂塞利乌斯

瑞典

“对电泳现象和吸附分析的研究,特别是对于血清蛋白的复杂性质的研究”

1947

罗伯特·鲁宾逊爵士

英国

“对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植物产物,特别是生物碱的研究”

1946

温德尔·梅雷迪思·斯坦利

美国

“制备了高纯度的酶和病毒蛋白质”

约翰·霍华德·诺思罗普

美国

詹姆斯·B·萨姆纳

美国

“发现了酶可以结晶”

1945

芬兰

“对农业和营养化学的研究发明,特别是提出了饲料储藏方法”

1944

奥托·哈恩

德国

“发现重核的裂变”

1943

乔治·德海韦西

匈牙利

“在化学过程研究中使用同位素作为示踪物”

1942

未颁奖



1941

未颁奖



1940

未颁奖



1939

拉沃斯拉夫·鲁日奇卡

瑞士

“对聚亚甲基和高级萜烯的研究”

阿道夫·布特南特

德国

“对性激素的研究”

1938

里夏德·库恩

德国

“对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的研究”

1937

保罗·卡勒

瑞士

“对类胡萝卜素、黄素、维生素A和维生素B2的研究”

沃尔特·霍沃思

英国

“对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的研究”

1936

彼得·德拜

荷兰

“通过对偶极矩以及气体中的X射线和电子的衍射的研究来了解分子结构”

1935

伊伦·约里奥-居里

法国

“合成了新的放射性元素”

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

法国

1934

哈罗德·克莱顿·尤里

美国

“发现了重氢”

1933

未颁奖



1932

欧文·兰米尔

美国

“对表面化学的研究与发现”

1931

弗里德里希·贝吉乌斯

德国

“发明与发展化学高压技术”

卡尔·博施

德国

1930

汉斯·费歇尔

德国

“对血红素和叶绿素的组成的研究,特别是对血红素的合成的研究”

1929

汉斯·冯·奥伊勒-切尔平

德国

“对糖类的发酵以及发酵酶的研究”

阿瑟·哈登

英国

1928

阿道夫·温道斯

德国

“对甾类的结构以及它们和维他命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1927

海因里希·奥托·威兰

德国

“对胆汁酸及相关物质的结构的研究”

1926

特奥多尔·斯韦德贝里

瑞典

“对分散系统的研究”

1925

里夏德·阿道夫·席格蒙迪

德国

“阐明了胶体溶液的异相性质,并创立了相关的分析法”

1924

未颁奖



1923

弗里茨·普雷格尔

奥地利

“创立了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22

弗朗西斯·阿斯顿

英国

“使用质谱仪发现了大量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并且阐明了整数法则”

1921

弗雷德里克·索迪

英国

“对人们了解放射性物质的化学性质上的贡献,以及对同位素的起源和性质的研究”

1920

瓦尔特·能斯特

德国

“对热化学的研究”

1919

未颁奖



1918

弗里茨·哈伯

德国

“对从单质合成氨的研究”

1917

未颁奖



1916

未颁奖



1915

里夏德·维尔施泰特

德国

“对植物色素的研究,特别是对叶绿素的研究”

1914

西奥多·威廉·理查兹

美国

“精确测定了大量化学元素的原子量”

1913

瑞士

“对分子内原子连接的研究,特别是在无机化学研究领域”

1912

保罗·萨巴捷

法国

“发明了在细金属粉存在下的有机化合物的加氢法”

维克多·格林尼亚

法国

“发明了格氏试剂”

1911

玛丽·居里

波兰

“发现了镭和钋元素,提纯镭并研究了这种引人注目的元素的性质及其化合物”

1910

奥托·瓦拉赫

德国

“在脂环族化合物领域的开创性工作促进了有机化学和化学工业的发展的研究”

1909

威廉·奥斯特瓦尔德

德国

“对催化作用的研究工作和对化学平衡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的基本原理的研究”

1908

欧内斯特·卢瑟福

英国

“对元素的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

1907

爱德华·比希纳

德国

“生物化学研究中的工作和发现无细胞发酵”

1906

亨利·莫瓦桑

法国

“研究并分离了氟元素,并且使用了后来以他名字命名的电炉”

1905

阿道夫·冯·拜尔

德国

“对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促进了有机化学与化学工业的发展”

1904

威廉·拉姆齐爵士

英国

“发现了空气中的惰性气体元素并确定了它们在元素周期表里的位置”

1903

斯凡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

瑞典

“提出了电离理论”

1902

赫尔曼·费歇尔

德国

“在糖类和嘌呤合成中的工作”

1901

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

荷兰

“发现了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溶液渗透压”


诺贝尔奖背后的【秘密】和【大数据】——

1、礼仪程序固定不变

在诺贝尔奖颁奖的日子里,各种礼仪程序是固定不变的。15时,天刚刚擦黑,获奖人员都在斯德哥尔摩大饭店集中。他们的目的地是斯德哥尔摩市中心的音乐厅。他们将进入一个布满了鲜花的房间,这些鲜花都是由意大利圣雷莫市政府提供的,诺贝尔奖的设立者诺贝尔1896年就是在这个城市去世的。16时30分,乐队开始奏乐。全体起立。王室成员驾临。之后便是讲话、颁发获奖证书及金质奖章。

此后,人们便移师市政厅,“在隆重而活泼的气氛下”,开始了庆祝活动。199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皮埃尔—吉勒·德热纳回忆道:“我们乘坐华丽的四轮马车,能清楚地听到马蹄声。到了院子里,孩子们举着火把列队欢迎。我们有一种置身于19世纪的感觉。”

接下来,便是宴会。这一切也有一套严格的程序。19时整准时打开香槟,65张桌子围绕着国王的主桌按“麦穗形”排开,蜡烛将是大厅内惟一的照明光源。至于宴席的菜单,每年自然少不了这几样菜肴:头道菜是海鲜,主菜是驯鹿肉,甜点是冰淇淋。1350位嘉宾都将使用镀金的银餐具。晚餐结束后,客人们将应邀进入一个大厅,在这里所有获奖者等待国王的逐一召见,每位获奖者将有幸与国王交谈五分钟。像瑞典的所有宴会一样,活动将在23时之前全部结束。

2、丰厚的奖金

然而,豪华与铺张并不是诺贝尔奖享誉全球的惟一原因。从一开始起,诺贝尔奖的高额奖金就令人羡慕不已。诺贝尔遗嘱执行人之孙、 米凯尔·索尔曼说:,他是要奖励那些三四十岁、有才华但缺钱的研究人员,向他们提供相当于一个大学教授15年的工资,让他们能够安 稳地生活。”

钱从何而来?:他死后留下的财产将用于“低风险投资,成立一个基金会,所获得的利润每年将以奖金的形式发放”。

。作为炸药的发明人,他拥有百余家工厂,并在世界各地拥有355项发明专利。他一生未娶,也未留下任何子女,对家人的信任也很有限。他是这样分配财产的:200万瑞典克朗给了兄弟们,而给基金会留下了3100万克朗,相当于如今的大约1.6亿欧元!

这些钱被瑞典的管理人精心投放到巴黎和纽约的股市上,从而使得每年的获奖者们都能得到一笔丰厚的奖金。在2003年,每位获奖者可得到约140万欧元。

3、一切都是秘密

除了奖金外,诺贝尔奖的评选方式也是其长盛不衰的原因。其中的秘诀也十分简单:那就是一切都是秘密。诺贝尔医学奖委员会50名委员的名单?保密!帮助该委员会进行前期调查的15人委员会的名单?保密!

米凯尔·索尔曼说:“保密是诺贝尔奖的基石之一。这一点被写进了遗嘱。”此举为了避免来自各方的压力,这种压力历来都存在,如今也不会消失。对于类似“究竟有多少人获得了提名”之类的问题,人们也不会得到答案。评选委员会一位名叫汉斯·约恩瓦尔的秘书反问道:“知道答案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目前人们所知道的是,评选委员会每年向数千人发出邀请,让他们提供候选人名单。这些提名人或是前诺贝尔奖得主,或是收到“特别邀请”的人,或是隶属于知名的大学或研究机构。这些人的名单自然也是保密的,但是个例外:。这一习惯沿袭至今。而挪威有关方面每年都会把的提名名单公之于众,对此汉斯·约恩瓦尔感到十分不解。

诺贝尔基金会以前一直隶属于斯德哥尔摩大学。2002年,随着瑞典大学透明化进程的加深,斯德哥尔摩大学开始实行档案向公众开放等规定。此举引起诺贝尔基金会的极大不安。为了不违反上述原则,基金会不得不改变章程,成为一个独立的机构。这是一个简单且有效的司法把戏。它向现代社会作出的惟一让步是:在诺贝尔奖公布五十年后,其档案可向公众开放。也就是说,1953年以前的有关信息现在可以从因特网上查阅到。即便如此,诺贝尔基金会网站每年的访问量仍达1500万人次。网站负责人阿尔夫·林德贝里说:“也许有一天,这一期限会降至30年。”

4、神秘而繁琐的调查

皮埃尔—吉勒·德热纳说:“瑞典人在搞大型活动方面很有一套。但他们保守秘密的能力也十分令人敬佩。我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前碰巧正在斯德哥尔摩。我在那里跟一些科学家有过长时间的接触,事后才知道其中有些人就是委员会成员。但他们没有向我透露过半点信息。”

然而,透风的事儿还是发生过:2003年的、伊朗女律师希林·伊巴迪在获奖的前几天就从一个朋友那里听说,她是被看好的候选对象之一。同样,1980年医学奖得主让·多塞在获奖前一周便从“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消息”中得知自己可能获奖。他说:“到最后时刻,我推掉了在加拿大的一系列讲座。投票那天,电话响了。由于按正常的日程安排我是不应该在家的,所以我没敢接电话。但铃声响个不停,响了11声时,我太太才去接听。”

这种泄密的情况并不多见,而且关键是它并没有影响到前期的调查工作。确定候选人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相当丰富的经验。评选委员会要用八个月的 时间来研究候选人的材料,检查其工作成果的有效性,确认这些工作成果的确出自候选人之手。他们甚至还会就候选人的人品,在其周围人群或最密切的合作伙伴中展开秘密调查。这些调查工作所需的预算费用每年高达350万欧元,是基金会第二大开支项目,仅次于发给获奖者的奖金。之后,还要开展“一系列的选拔程 序”。

到最后讨论时将只留下“几个名字”,而且这种讨论只进行半天。对于这一讨论,人们也是知之不多。投票方式(一轮投票制、写在一张可折叠的小纸片上) 被视为机密。评选委员会的内部磋商程序也不得而知。只有一点是清楚的:在得票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将用抛硬币的方式来决定。米凯尔·索尔曼说:“幸好这种情况迄今还没有出现过。”

5、诺贝尔奖背后的大数据

(1)年纪够老 资历够重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说,一个人要是在30年前没有实现抱负,那他以后便注定碌碌无为。不过,和《美丽心灵》中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纳什经历相似,爱因斯坦早在21岁时发表了他关于光电效应的论文,但却是在20年后才获得诺贝尔奖。

统计发现,本世纪(2000-至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平均年龄约是65岁,这距离大多数国家60岁的退休年龄已经过去了五年。而在100多年前的1911-1920年,当时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平均年龄仅有51岁。100年过去,诺贝尔奖得主普遍“老龄化”了。然而,这并不能说太令人惊讶。在上个世纪,科学门类已经极大扩展和细化,知识也极大丰富,在基本框架没有发生颠覆的情况下,要让学者们证明他们无愧于得到这个人类最高奖项自然要花费更长时间。

本世纪所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年纪平均高达69岁,而且未来可能还会更老。相对来说,文学奖更多的是对一个作家终身作品非单个成就的肯定,这可能是一个原因。昨晚公布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也已经年近70岁了。

(2)与人合作 共享诺奖

以物理学奖得主为例,每年的平均获奖人数从1901-1910年的1.4个上升到本世纪的2.6个。化学奖变化更为惊人,诺贝尔奖诞生后十数年都是由一人独揽,但到了本世纪,每年获奖者人数达2.4个。

分享的不仅是荣誉,还有真金白银。

在过去110多年,诺贝尔奖奖金也经历了多轮上涨,今年每个奖项的奖金为800万克朗(约113万美元)。不过,由于越来越少的人无法自己“独吞”该奖项,两人或多人分享的案例越来越多,现在每个人拿到的奖金也不如当年。

在去年,每个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只能得到400万瑞典克朗的奖金。而1901年,每个获奖者能得到610万瑞典克朗(以可比价格计算)。不过,绝大多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可以“独享”这笔巨款。由于文学作品对个人精神体验和艺术特色更加重视,文学奖得主100多年来绝大部分颁发给单个人。截至目前,两人“平分秋色”分享该奖的情形只发生了四次,最近一次是在1974年。当时两名瑞典作家埃温特·约翰逊与哈瑞·马丁松同时获得该 奖。由于两人均是瑞典学院院士,一时饱受争议。

(3)西方人最多

关于诺贝尔奖一个极富争议的话题是,大多数获奖者都来自北美和欧洲,超过八成的诺贝尔奖得主出生在这里。虽然出生自欧美以外地区的诺贝尔奖得主比例一直在稳步上升,但到本世纪仍只占到所有获奖者的约23%。并且这些人中的大多数都是在欧美方才夺得该奖,反映出西方在近代科学的领先地位,和科技移民的大背景。

莫言、屠呦呦等的获奖,让我们相信随着中国的复兴,未来中国诺贝尔奖的身影将越来越多!

或许,这也正是诺贝尔奖能享誉全球的奥秘!


【更多诺贝尔奖项预告】

和平奖(The Nobel PeacePrize):2015年10月9日周五上午11:00(北京时间10月9日17:00)

经济学奖(The Prize in EconomicSciences):2015年10月12日下午1:00(北京时间10月12日19:00)

文学奖(The Nobel Prize inLiterature):日期择日宣布。按照往年惯例,文学奖将于10月的第二个周四公布,也即北京时间的10月8日。

注:新材料在线整理,部分内容来源于中华网、新华网、北京商报等


加入专家库

如果您是技术专家、科研人士、企业家、战略领导者,我们热切期待您加入我们的专家库!
让我们携手为科技发展共献大计!

微信公众号直接回复:

XXX行业专家+姓名+单位+职位+电话+Email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社区,获取更多内容和交流!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福建水产设备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