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期:循环水养虾模式

2023-05-18 23:00:13

   受我们伟大的群主之重托,今天给大家科普一下循环水养虾模式。虽然很多人都觉得循环水养殖模式离自己还很遥远,且投资大、技术含量高,因此不以为然地觉得循环水养殖跟我们没甚么关系。但实际上,就本宫个人认为,循环水养殖模式中,有很多思路值得在其他养殖模式尤其是高位池中借鉴,从而提高我们的养殖成功率。且循环水养殖也是将来的大趋势,因此我们现在是有必要对其进行了解的。

   接下来,本宫先讲讲循环水养殖的基本概况,即技术原理、工艺流程,以及运行成本和产量等。进一步地,我们将其分解下来,将每个流程及其作用都进行详述。最后大家进行提问。

   首先我们来评价一下传统的流水养殖模式。所谓流水养殖模式,说白了就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换水模式;现在大部分的高位池、北方盛行的流水工厂化养殖,以及江苏南通一代盛行的小棚养殖模式都属于这个类型。经过养殖而含有残饵、粪便以及氨氮、亚硝酸盐的“废水”源源不断地被来自天然水体的“清水“所替代。然而,随着我们对高产的追求,这种模式的问题也愈发地体现。很多以海水为水源的流水工厂化养殖者都在纠结:诶!现在所谓”清水“越来越不符合渔业水质标准了。

    首先大家在一些科普资料上应该已经了解了一些关于循环水养殖的资料,并且应该也了解了一些工艺流程。他们万变不离将水通过各种理化手段净化后重复利用的宗旨。下面我们先用几个图来说明一下.



   首先我们从这两个图里面不难看出循环水养殖的共性和其与传统养殖模式的区别。循环水养殖的水处理工艺旨在让水变得越干净越好,而对水体的污染物的去除顺序也不难看出是由大到小,由易到难,由物理到生化。虽然我们常说“水至清则无鱼”,但其实际意义是水中必须有菌、藻等微生物的支持,才好让鱼虾或饲料产生的废物得以降解或无害化;而在循环水模式中,净化作用只是换了个地方,因此其并没有违反自然规律。而且,微生物的过度密集化虽然很利于水体的净化,但却不利于鱼虾的生长;而循环水养殖模式相当于把二者分开了,因而避免了这个矛盾。

    刚才看到有人惊叹于纯氧增氧,但事实上这不是必须的,这取决于我们所设计的养殖密度 ,只要我们不追求德国人那种每立方四五十斤的产量就没有必要的。并且这两张图只是提供个参考,他告诉我们的是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而不是叫我们一定要那么做,否则我们可能连电费都赚不回来.

     接下来我们再一步一步地说,先说说看第一步。第一步所用设施因人而异,有用弧形筛的,有用微滤机的,有用砂滤罐的,但它们的目的都是把不溶性的颗粒物去除。去除颗粒物的重要性不亚于去除氨氮、亚硝酸盐等这些常规意义的污染物,因为这些颗粒物很有可能是这些污染物的前身。而且颗粒物在水体中会被微生物氧化而增大耗氧量,且是不必要的耗氧。而对于南美白对虾养殖来说,到了后期,颗粒物的问题也显得非常显著,因此这也是在流水工厂化中比较注重池底形状以利于排污的设计因素之一。

    进一步地,第二部大多是蛋白质分离器或气浮池。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步大多只有海水养殖系统有,淡水养殖系统大多是没有的。因为海水有个优势就是表面张力底,很容易产生大量细腻的气泡;而淡水相比于海水而言,在产生同等气泡的条件下能耗会大得多,因此一般来说是不值得的。至于它的作用嘛,可以用很强大来形容。气泡且尤其是小气泡在水中经过时,能够将水中的大分子可溶性有机物富集在一起,并随之浮到水面,这也是工厂化养殖或其他高密度养殖场景下常常出现的水体表面有大量泡沫的原因之一,而蛋白质分离器便是这一过程的集中放大版。同时呢,蛋白质分离器常常与臭氧发生器配合使用,但组合臭氧不是必须的。大家都知道,臭氧的氧化性极强,不但能够杀菌消毒,而且对氨氮、亚硝酸盐也能够起到氧化去除的作用,且去除结果是直接变成氮气而升华。因此说,当我们的养殖密度或者说投饵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加个臭氧发生器能够很大程度地分担后续生物净化系统的压力,且对弧菌也有非常强大的几乎百分百的杀灭作用。但若是投饵量或养殖密度并不大可不要手贱地进一台臭氧发生器喔,那样可能反而会增加蛋白质分离器出水的氨氮含量。总得来说,蛋白质分离器的目的是让大分子有机质尤其是蛋白质在变成氨氮和亚硝酸盐之前就离开水体。

     颗粒物去除了,大分子有机质也去除了,那么再进一步地便是去除小分子有机质和氨氮、亚硝酸盐这些东西了,因此接下来便到了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关键部位:生物(生化)过滤系统。

    生物过滤系统现在大多采用的是生物滤池,说白了就是一个大池子,里面放了很多各式各样的填料供微生物附着。微生物会在这些填料上附着生长,在污水处理领域这叫“挂膜填料”。当水体流经挂膜填料时,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有机质等物质与微生物膜发生物质交换,使得氨氮、亚硝酸盐被氧化成为相对无毒的硝酸盐;有机质被氧化成为水和二氧化碳。最终使水体得以无害化。

    不同的填料可能会富集不同的微生物,功能也不尽相同,但总体来说都是去除氨氮、亚硝酸盐、有机质。有时且大多地会将不同的填料分段组合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了生物滤池之外,还有一种形式是滴滤塔。滴滤模式相比于生物滤池而言,净化效率要高得多,但是有一个硬伤便是水体的蒸发量太大,如果没有可靠的补充水源,那么这种方式还是慎用为宜。

    经过了生物处理,水基本就可以回到养殖池了。但有的人会在其回到养殖池之前再做一些文章,例如将其曝气到溶氧饱和,再或紫外杀菌,再或超滤。

   到了这里,水处理流程就基本完成了,但这对我们来说远远不够,光提供干净的水不一定能够养出健康的虾。因此还有一些其他问题值得关注,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分别讨论一下.

   我们总结一下呢,循环水养虾可能存在这样几个问题:

   一是首当其冲的,成本问题。这套设备很贵,值不值得呢?若抛开一次性投资的话,运行成本又如何呢?

   二是产量如何?

   三是好不好使?好不好控制?

   四。。。算了先讲再说吧?


    首先,作为环保工程师和业余电工的我,凭借以往在污水处理领域的经验和多年的业余DIY经验告诉大家:不是土豪千万别去买现成的设备,太尼玛贵了!若是自己买材料自己动手弄,最少也能省三分之二的成本。其次,在运行成本方面,电费是个无比大头!如果采用购买现成的设备,至少我觉得如果不是在特定的高价地区或高价时期应用,那么连电费都赚不回来。但相应减少的可能是人工成本.

    因此接下来我们说说看几个现成设备或工艺流程中值得吐槽的地方以及相应的降低成本的办法。

    首先,有的工艺流程或现成产品中,有两组泵,而这样的往往都是养殖池、各项设施、生物滤池在同一个平面,我们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蛋疼的设计:把生物滤池及其他一些相关设施抬高或降低,不就能省一个泵了嘛?!省一个泵就意味着近三分之一的电费省下来了呢。

    其次,有的在蛋白质分离器或气浮池前面或后面放一个脱气装置或池。我想说这种设计更加脑残。如果脱气在蛋白质分离器后面还可以理解,至少可以把臭氧吹脱掉,防止影响后续的生物滤池;但放在前面就不能理解做甚么卵用了,难道蛋白质分离器的脱气作用还不够么。。。

    再其次,有的工艺流程要求在生物滤池的最后曝气将溶氧曝到饱和再流回养殖池。说实话,对于对虾而言,这样做便意味着循环流量将非常大才能满足溶氧需求,进一步地便意味着电费的增大。因此不如象流水工厂化那样将曝气装置分布在养殖池中,恰好曝气产生的微水流也很受对虾的喜欢。

    说到曝气增氧,再说到省钱,那么溶氧仪在这里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我将采用的增氧设施便是溶氧仪+变频器+漩涡风机组态而成,它将根据溶氧情况和设定的溶氧值来调整风机转速。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省电方式,例如我所采用的通过大容量UPS电源来做到错峰用电,不但节省了电费,而且还避免了停电风险。接下来就要讲最关键的内容了:生物滤池多大好。

  毫无疑问,生物滤池越大越好。但到底多大好呢?在没有除生物滤池之外的其他设施的情况下,有一个公式可以计算之:

(养殖生物总量*单位体重日投喂量*饲料蛋白质含量*16%)/(填料比表面积*单位面积日净化力)*校正系数


  但若是按照这个公式计算,那么算出来的生物滤池会大的吓人,这时不要怕,因为我们不是还有微滤机、蛋白质分离器这些东西嘛。所以呢,在实际实施中,生物滤池的体积一般取养殖水体的10%至40%,滴滤塔取养殖水体的10%至20%,当然了,多多益善,体积越大,养殖成功率越高。

 谢谢大家的支持,最后说一个实用性比较高的案例。同时等我的场地改造完成也会与大家分享。

  算了不说了,看在这么晚了各位也该休息了,因此留到下一期讲絮团模式的时候一齐说,因为这种实用性比较高的循环水工艺与絮团模式的界限很模糊。

 今天就到这里了,明天晚上我将经过充分准备地为大家讲解絮团模式。

本文来自中国养虾技术交流1群(群号为:526066249),群的微信公众号:yangxiaba888

  作者:(群友)南京-循环水-LED000 

声明:转载必须按照上面格式转载,或者征得作者的同意,否则后果自负!

扫描(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养虾。关注养虾,就是关注你的钱袋子。

输入你关心的话题养虾公众号会近期报道。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福建水产设备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