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 | 孙海姣:追求“天然图画”的小世界 ——浅谈山水文化在模型中的演绎

2023-05-10 14:56:27


作者介绍

孙海姣

珠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艺术系副教授、主任助理

2007年作品《碧江帆影》获第五届海峡书画大赛佳作奖。2008年作品《秋水落居图》获第六届海峡书画大赛精英奖。


追求“天然图画”的小世界

——浅谈山水文化在模型中的演绎

孙海姣/文


山水文化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古代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自然美的执着追求是所有的中国艺术、特别受到以山水作为表现对象的艺术的普遍推崇。山水文化不仅表现在诗歌、绘画、音乐等艺术领域中,而且广泛地应用于城市建设规划中。一些大型的城市规划项目在启动之前通常以沙盘模型的方式表现出来,以展现未来城市在经济、文化、建筑、自然及人文景观、交通等方面规划的合理性。、经济、社会以及人文和环境等领域。可见山水文化对城市建设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因而有必要对山水文化进行深刻地研究,即山水景观的审美形态、山水景观的构成要素,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的构成要素等,并以模型展示山水文化的魅力。


山水文化

山水文化的发生与发展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人们在自然山水的审美活动中,发现和挖掘了自然美的资源,同时改造了许多名山大川,畅其精神,激其心志,发之于笔墨,成为山水画、山水诗词,或谱成曲,成为歌颂山水的音乐,或置于自己的居住环境成为山水园林——这些就构成了具有宗教、审美,科学多种价值的蕴含丰富且形式多样的山水文化。



山水景观的审美形态及模型体现

山水文化,首先是一种具有美学价值的自然景观文化。它可以愉悦人们的心情,陶冶情操。“山水之胜,曰雄,曰奇,曰秀,曰丽。”这是先人对山水的形容,指出山水景观蕴含的雄、奇、秀、丽四种审美形态,当然这些简单的概括,不足以反映自然山水的审美形态的多样性。现在的审美理论可以把山水景观概括为雄、奇、幽、险、秀、旷六种审美形态。

 

而上述所说的六种审美形态归根结底要有山石作为基底。从制作模型的手法上看,我们可以把山体制作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体现雄、奇、险的裸出山体的模型,可用石膏塑型或玻璃钢翻模的方法体现山势或柔美或犀利的线条。第二种是体现幽、秀、旷的被绿色植物覆盖的山体模型,通常选用便于切割的材料做芯料,再在其表面做草粉和植物的绿化,以表现茂密的林海。



山水景观的构成要素与处理手段

营造沙盘模型的山水文化的氛围,必须结合山水景观的构成元素——色彩、线条、声音的形态,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视觉、听觉、动静之美来研究制作方法和手段。


(一)色彩与模型构成

色彩是直接影响人的视觉的最直观的审美要素。沙盘模型的布色首先要按照设计意图和所要表达的景观的特点整体安排,大体上可以分为建筑用色,绿色植物用色,水体用色,道路及铺装用色等。如果我们细分的话还要思考建筑用色如何分配,比如塔顶的红色、屋脊的褐色、墙体的青灰色。绿色植物也可分为高大的树木、矮树丛以及地被植物,可根据所要表达的景观模型所在的地域特点和季节选择有代表性树木,如体现北方特色的松树、柳树、杨树、丁香等树模;地被植物可以选择纯度稍低的草皮纸或是草粉、各色花粉进行搭配。模型色彩的搭配来源于自然之色,做到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的色彩有机组合,构成一幅优美的彩画。



(二)声音的音效

听觉美来自“天籁”之音。自然山水中美妙的声音就是一场听觉盛宴,瀑泄深潭、惊涛拍岸、溪流山涧、泉涌清池、荫间鸟语、寂夜虫鸣……如在观赏沙盘模型的同时,感受这些自然的妙音,音效是不可或缺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录制鸟语、水声甚至风声等音效,通过多媒体同步播放,或利用仿声器和定时器的设备组合,控制声效的播放、时间、次数等,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动与静的模型形态

自然界的动与静是相互依存的,静态的山石衬出跃动的流水,活泼的水态衬出静和安详的山貌。通常山水的静态是指相对静止的山或石,山水的动态主要是指流云飘烟、流水和飞瀑,各种动植物的生命特征。对于制作沙盘模型来讲,静态模型是相对容易的,而动态的模型就要通过长时间的制作积累丰富的经验才能够完成。

 


流水是构成风景的血脉。“水之静时如镜面,能倒映天上的银月;水之动时如生命,有涓涓细流,九曲回罚;有叮咚泉水,长流不息;有汹涌的江河巨流以及澎湃起伏的江湖,真是姿态万千,醒人耳目,动人心弦。”通过上述描述,我们可以把沙盘模型的水体分为两种状态:一种是静态水,一种是动态水。如果是制作有一定深度的静态水,要在地面材料上挖制水体或水池的平面形状,然后在其上表面铺装波纹片或波纹板,再进行水体颜色的喷涂就可以了。如果是制作泉涌、瀑布等动态水,就要利用水循环系统来完成动态效果。流水循环系统主要包括潜水泵、储水池、上下水管、模型防水通道、水池或湖泊。水池或湖泊主要是作为盛水的容器,通常在模型上是可见的,而其他部分都要选择适当的位置隐藏起来,如沙盘底板以下或山体模型的芯料内。

 

云烟,比流水更为活泼、丰富、多姿。宋人韩拙说:“夫通山川之气,以云为总也。云出于深谷,纳于愚夷,弇日掩空,渺渺无拘。升之晴雯则显其四时之气;散之阴晦则逐其四时之象。故春云如白鹤,其体闲逸,和而舒畅也;夏云如奇峰,其势阴郁,浓淡叆叇而无定也;秋云如轻浪飘零,或若兜罗之状,廊静而清明;冬云澄墨惨翳,示其玄溟之色,昏寒而深重,此睛云四时之象。”可见云雾在山水景观中的重要性和多变性。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沙盘模型中安装景观高压喷雾机,该装置主要包括电机、调气阀、进水管、进水过滤器、排气阀及间歇时间控制器等,这样就可营造雾气缭绕的仙境了。



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

没有纯粹绝对的客观性山水,自然山水只有进入人的审美视野,才能成为人的审美对象。自然山水是一种天然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象。人文景观带有很浓厚的主观因素,依照人的审美观念创造出来的,是随着人的观念、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的,我们所说的山水文化是包括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在内的文化综合形态。

 

那么,山水与人文景观应该保持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我国古代在大量风景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物我相关”“物我同化”“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与人相合就是人文景观中各种建筑,如亭、台、楼阁、寺院、塔楼与自然山水的协调一致。

 

建筑物在风景观赏中起到美化自然景观、增强自然景观美感效果的积极作用。人文景观因增添了自然山水的生气,而对自然景观的深化及传播有积极意义。能否做到建筑与风景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统一,建筑景观的设置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决定性因素。为了取得和谐统一的效果,在分析研究地形、环境的基础上,有必要抓住自然景观的形象特征,合理安排建筑物的位置,做到相互映借,相得益彰,相互生成,这是“天人合一”思想在模型设计和制作中的重要表现。

 


通常体现“秀”或“幽”之美的景观,建筑多在茂密的树林、深谷中或峭壁上;体现“雄”或“险”之美的景观,建筑多在封顶,崖壁纸上;“奇”之美则出其不意。以水为主的旷景,其建筑多临湖傍江,或主体建筑如鹤立鸡群,以畅江河湖泽之美景。

 

分析地势和环境之后,要考虑建筑模型属于哪种类型和风格,思考选用什么材料构建最合适,如原木、木板、塑料板等。如果选择原木作为建筑模型的主材料,要按照设计意图或真实建筑的尺寸精确绘制图纸,利用电动切割工具根据每个部件的尺寸逐一截取木料搭建起来。如果选用模板或塑料材质,绘制图纸后,选用数控精雕机进行切割和搭建。后期喷涂非常重要,会经常遇到一块板材上要喷涂两种以上的颜色,所以要非常细心地贴裱和遮挡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最后,就是建筑模型和树木、山石等模型的布置问题。第一,要处理好“涵”与“露”的关系。对于雄伟、险峻、畅旷为特点的景观模型,建筑物常以“露”居多;而以“秀”“幽”为主的景观模型则以“涵”为主。第二,要结合所要表现的景观模型的具体环境和自然特征,充分利用自然空间,使建筑模型的总平面布局、单体设计以及艺术处理与环境模型取得和谐统一,形成一个有机的风景综合体。

 

体现山水文化的模型制作必须注意建筑物模型与周围自然风景模型的有机结合,力图人工美与自然美联系起来,使二者相得益彰,相映生辉,再以自然美与艺术美来陶冶人的精神,满足精神上的审美要求,方能展示山水文化的真谛。



注:转载于“珠海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福建水产设备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