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肾脏疾病的尿蛋白检测

2023-05-18 23:00:13

肾病:

肾脏疾病一般简称肾脏病或肾病,肾脏疾病种类众多,慢性肾病用英文表示为CKD,单独的肾病英文表示为kidney disease。

一.CKD证据 

 1. Ø肾脏损伤   

     Ø 尿检异常   

     Ø 组织学异常    

     Ø 病理学检查异常   

     ØGFR<60ml/min/1.73m2

 2、病程时间≥3个月

二.CKD早期筛查重要性

• CKD G3期作为肾脏病变潜伏期,在此之前治疗肾脏病变可逆转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蛋白尿是除GFR和心血管疾病之外的,独立的死亡和肾损伤危险因素。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控制蛋白尿有利于延缓CKD的进展。

•CKD早期筛查和防治是提高CKD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

三:CKD主要实验室筛查手段

1. 肾功能检查:血尿素氮、血清肌酐

2. 尿液检查:尿干化学、尿沉渣、尿蛋白定量检查


现在我们重点来讲讲尿蛋白的几种检测

蛋白尿

尿液中蛋白含量异常升高是引起泡沫尿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蛋白尿
尿内出现蛋白称为蛋白尿,也即尿蛋白。正常尿液中含少量小分子蛋白,普通尿常规检查测不出,当尿中蛋白增加,尿常规检查可以测出即为蛋白尿。蛋白尿是肾脏病的常见表现,全身性疾病亦可出现蛋白尿。

尿干化学检测

肾小球损伤时,血浆蛋白被肾小球滤过出现在终尿中,当尿蛋白含量>150mg/L,试带蛋白定性实验呈阳性。u尿蛋白定性检测阳性或每日尿蛋白定量检测大于 150 mg/ 24 h尿称为蛋白尿  

缺陷:

1、干化学不适用肾脏疾病的疗效观察或预后判断。

2、对白蛋白敏感,对球蛋白敏感度低,仅为白蛋白的1/100~1/50,容易漏检


尿沉渣检测

24小时尿蛋白测定

24 h尿蛋白定量一直是诊断病理性蛋白尿的“金标准”但在临床实际操作中步骤繁琐且很难准确收集24 h尿液如留尿时间不正确大便时造成尿液丢失、膀胱排空状态等均可导致实际的尿量偏多或偏少误差可达到 15% 30%;对于依从性差的儿童、某些留尿困难、病情危重的患者或门诊患者也难以准确收集 24 h尿液因此有人推荐留置导尿管是唯一可靠的留 24 h尿量的方法但该方法可能造成尿路感染并且大多数患者难以接受;留尿后还常常存在尿液标本混匀不够的缺点;24 h的尿量随摄水量的多少和活动程度的不同而发生较大的波动饮水过多尿液稀释会过低估计尿蛋白含量剧烈运动会导致体液丢失尿液浓缩尿蛋白定量增高;除肾小球滤过尿蛋白以外尿蛋白的分泌还受肾小管分泌、重吸收以及肾脏产生正常蛋白质的影响;另外过度活动后会增加尿蛋白排泄。 目前国内外许多研究认为随机一次尿测定尿蛋白 /尿肌酐可反映 24 h尿蛋白的排泄状态。


尿白蛋白/肌酐(ACR

原理:尿白蛋白和肌酐在水中的溶解性很好,它们在尿中的稀释程度是相似或相同。1d中尿肌酐的排泄率相对恒定且个体差异不大,随机尿样中的尿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将反

应尿白蛋白的排泄。

意义:ACR用于监测尿白蛋白排出情况的一种新的可靠方法,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的测定,能够可靠的反映24小时尿白蛋白量;具有快速、简便、精确特点,为临床上理想的定性、定量诊断蛋白尿和随访的指标。 ACR与24小时尿白蛋白有良好相关性,可以替代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的传统方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福建水产设备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