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池常用消毒方法比较(下)

2023-05-10 14:56:27


紫外线消毒法

紫外线消毒杀菌的原理是细菌和病毒受到紫外光照射后,紫外光谱能量为细菌核吸收,使其核酸结构遭到破坏,各种细菌、病毒等丧失复制繁殖能力,从而达到灭菌效果。


根据不同的波长,紫外线(UV)可以分为四个波段:

1. UVA波紫外线,称长波紫外线,波长为315-400nm;

2. UVB波紫外线,称中波紫外线,波长为280-315nm;

3. UVC波紫外线,称短波紫外线,波长为200-280nm;

4. VUV波紫外线,称真空紫外线,波长为100-200nm。

不同波长的紫外线对物质的穿透能力不同,随着波长的增加而增强,所以UVA波段紫外线穿透能力最强,其次是UVB和UVC波段。紫外线消毒和氯胺分解主要使用UVC波段和UVB波段,C波段紫外线很易被生物体的DNA吸收,尤以260nm附近的紫外线最佳。紫外线消毒的有效波长大多在200-370nm之间,对于水中总有机碳(TOC)降解需要小于190nm(185nm)短光波的紫外线。

紫外线是一种低能量的电磁辐射,其能量只有5eV,穿透力很差。由于紫外线灯使用较方便,并有一定杀菌作用,所以在卫生防疫、医疗和工业消毒中使用均较普遍。


优点:

所需接触时间短,杀菌效率高,同时不改变水的物理化学性质,且不产生气味和其他有害的卤代甲烷等副产物。

不足:

(1)对消毒前的原水浊度要求较高,且必须保证一定的水流厚度。当水深较大时杀菌效果急剧下降,且消毒后水中无持续杀菌作用;

(2)紫外线消毒也要使用其特定的装置,每支灯管处理水量有限,且需定期清洗更换,成本也较贵,并存在光复活现象,影响消毒效果。


氯化消毒法

要找到绝对理想的池水消毒方式是比较困难的,目前最常用的是氯消毒法。氯在水中可产生次氯酸,次氯酸会扩散到细菌的表面,穿过细菌膜进入细胞内部,在细菌内部由于氯原子的氧化作用破坏了细胞钟的某种酶的系统,这样便最后导致细菌的死亡。

氯消毒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消毒过的池水中,可根据需要保持适当的余氯量。这样便可在池水使用过程中,对不断受到人体污染的池水持续的进行消毒作用。一般游泳池水的余氯量要求为0.4-0.6mg/L。另外,为了即保证消毒剂效率,又不能引起设备和游泳池表面腐蚀,要求游泳池中水的相对酸碱度及PH值保持在7.4-7.6。


氯化消毒的优点是:

(1)杀菌效果好;

(2)有持续消毒功能。


氯化消毒的缺点是:

(1)有气味并对眼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2)对池子结构、设备和管道有腐蚀作用;

(3)操作管理水平要求高,否则会发生安全事故。

氯化消毒的突出优点是具有余氯的持续消毒作用,价格较低,操作简便,不需庞大的设备。但氯气本身有毒,使用时必须注意安全,防止泄漏。且水经氯消毒后往往会产生多种有害物质,尤其是“三致”作用的消毒副产物,如三氯甲烷、等。此外,不能有效杀灭隐孢子虫及其孢囊,因此,现在氯消毒作为辅助消毒方法,比较多与其他消毒方法一起使用在泳池消毒上。


氯化消毒分投加药剂法及电解氯发生器

投加药剂法

投加药剂法,通常是氯系消毒剂,常用氯系消毒剂有:

(1)

(2)次氯酸钙(漂白粉)

(3)次氯酸钠(高效漂白粉、漂水)

(4)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

(5)三氯异氰尿酸(强氯精)

(6)溴氯海因(溴片)

(7)二氧化氯

为了保证消毒剂定时定量投加,游泳池也可安装投药系统。一般公共游泳池配备剂量泵和投药桶,高档游泳池还可安装有为电脑控制的自动水质监测投药系统,按游泳池水8小时的循环周期计算,可根据游泳池水量决定需安装投药系统的配置。对于小型游泳池、按摩池可安装自动投药器。 另外,也可以为游泳池配备有水质监测比色分析盒,可以随时迅速准确地测出游泳池水的余氯量和PH值,从而保证准确投药。


电解氯发生器法

这种方法并不直接向池水中投入氯消毒剂,而是通过电解盐水来产生氯。当加入食盐后的池水流经盐氯发生器时,在电解槽中盐溶液被电解为纯氯,氯气溶于水,转化为次氯酸钠,通过水循环系统流回泳池后,对泳池进行消毒,保持水质的清洁、安全与卫生。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福建水产设备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