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四川省自贡市是中国的盐都?

2023-05-10 14:56:27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历史上,明朝嘉靖年间,釜溪河边有一口自然流出卤水的盐泉,后开凿成盐井名自流井。北周武帝时,釜溪河支流旭水河畔有口盐井叫大公井,因盐质特好,为向朝廷进贡的盐,该井又叫贡井。自流井属富顺管辖,贡井属荣县管辖,昔时合称富荣盐场,1939年,因盐设市,因自流井和贡井的缘故即合称自贡。自贡有纵横几百里的盐场,历史上境内天车林立、枧道阡陌纵横,井灶星罗棋布,人称“咸自贡”被誉为中国的盐都。  



盐乃百味之首,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古往今来,人们称盐为“国之大宝”。自贡这片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有着丰富的盐卤资源,就威西等五个岩盐矿体分布600多平万公里,现己初步探明储量200亿吨以上。



据汉代画像砖和文献资料,早在汉代,四川即有井盐生产。自贡盐业肇始应在东汉章帝时期。北宋庆历以来,四川盐业在总结大口井盐开凿技术的基础上,发明了冲击式顿钻凿井技术,凿出了一种新型的小口径盐井——一卓简井。这种盐井,在世界上率先使用钻头(即圜刃),竹制套管和安装了单向阀门装置的汲卤筒,宋代卓筒井出现,使钻井技术发生了新突破。明清时期,四川井盐生产工艺突飞猛进,自贡盐场随之日渐兴盛。被列为国家级文物的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井—一燊海并“水火两旺”,其景观令古今叹止。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资源丰富,对人体必需品的食盐消费量巨大,解放后国家化工工业的兴起,也促进了盐业的兴旺。自贡在近代以后崛起成为我国的盐都,有其地理的必然性,资源的必然性和历史的必然性。


一、地理的必然性


1、相对海盐的地理优势

在近代及以前,在现代火车、汽车运输普及应用之前,交通运输主要以人力,畜力为主,交通运输成本高,难以实现大宗物资的运输,特别水运困难和不能到达的地方,几乎就不能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的运输需求,因此实现工业化资源的地理优势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四川与海相隔遥远,在我国地理位置上远离大海,四周有群山与中原,华中阻隔,海盐进川几乎不可能。但人口资源众多,食盐消费量巨大,要求食盐必须自给自足,作为海盐替代品的井矿盐就必然在四川这样的区域产生。西汉时期,最早的井矿盐也就得以在邛莱出现,相继在自贡,蓬莱也萌发了采取天然卤水的食盐生产,在川东和云南也相继出现不同规模的食盐生产。


2、以水运为主的交通

古代和近代崛起和发展的城市,都是在水运交通便利的地方。纵观历史悠久的城市,无一不是靠水的地方,这一方面是由便利的水运交通的支撑。另一方面是有充足的水资源依靠。作为古代工业萌芽的食盐生产,也是依靠这个方面,在靠水或近水的地方产生,发展和壮大。



自贡市区流经釜溪河,下游三十余公里就是四川重要的水运航道—沱江。溯江而上,可达成都附近,沿江而下在泸州汇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在以船为主要运输的近代、古代,自贡具备了水运的优势,也为盐业人的生衍繁息提供了人们生活的重要水源。因此,在中国近代盐业兴起的时候,自贡盐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了排头兵,为自贡形成盐都奠定了基础,也逐渐从附属于农业的手工业之上分化出来,形成食盐的工业生产。


3、自贡地区的优势

我国以“盐”命名的地方很多,在四川就有盐源县的盐井,蓬溪县的盐井,长宁县的盐井,渠县的盐井。其他省市中,西藏的盐井镇,重庆云阳的咸池,巫溪的咸水等,表明了这些地方在古代或近代都出现了盐业的萌芽,并且在地理位置上与自贡有相似之处。但是,这些地方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都没有因而形成城市或大规模的盐业生产。



四川的盐源盐井,西藏的盐井镇,重庆的咸池和咸水,这些产盐地方在现代都没有产生以盐为支柱的经济,更没有走上现代化的大规模的盐业。最制约的因素之一就是产盐地没有形成大工业经济的土地资源,及工业生产开发所需的土地资源。


这些地方地处深丘或高山地区,难以找到工业开发和城镇建设相适合的土地,工业开发和建设的成本非常高,限制盐业的进一步发展,而自贡地处缓丘地区,农业较发达,进行工业开发和城镇建设所需土地资源充足。在最初以畜力为主要动力的时期,能有畜牧业支撑工业的发展。自贡在盛产盐的同时,以牛为主的畜牧业非常发达。


二、资源的必然性


1、天人卤水岩盐资源

自贡市区及周边地区岩石中天然卤水丰富,在最初开采时都有一定的承压而实现自溢采卤,在机械落后的原始时期,卤水自溢必然大幅度降低成本而推动盐业的蓬勃发展。在形成了盐业的一定规模后,卤水持续开采导致自溢逐渐难以实现,但静水面浅,促使盐业人发明最初汲卤工具,并随汲取深度增加而不断改进,最终发明了可以实现深井采卤的提捞工具,并随汲取卤水井的加深,也由人工大151径井向小151径井的现代钻井演变。



2、低压天然气

自贡处于川中威远穹隆的南翼,市区及附近有一系列北东一南西向背斜,如:自流井背斜,兴隆场背斜,邓关背斜等。而在地表浅层的三叠系以上的地层,又是天然气集中和储藏的有利岩层。有了背斜的富集作用,因而具有丰富的低压天然气资源,伴随天然卤水的开采得到制盐采卤工人的认识,开发和利用,在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独特的低压天然气开采、输送。


利用的“康盆”技术,并最终形成了专业的低压天然气开采的生产井,为自贡地区早期制盐提供了丰富的、便利的、清洁的能源。这在国内古代、近代制盐区是唯一的,在世界上也是独特的,必然极大的推动了自贡制盐业的发展。


3、煤

煤在我国作为能源矿产开采利用历史悠久,自贡西北三十余里的荣县,威远境内,三叠系须家河组地层埋藏浅,是我国南方主要产煤地层之一。两县煤炭储量非常丰富,在近代和现代大小煤矿密布,为自贡制盐工业的能源需求提供了物质保障。


自贡具有适于不同技术条件下开采的天然卤水,岩盐资源,为自贡盐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提供了原料的物质保障,加上丰富的低压天然气,煤等能源资源,水资源,这些必备的条件为自贡在近代以来成为盐业的龙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历史的必然性


1、

中国在明代已经有资本注意的萌芽,在19世纪中国遭受西方侵略,国门打开前,四川的盐工业,特别是自贡的井矿盐工业的发展走在世界前列。自贡地区已因盐业的蓬勃发展形成了分属荣县和富顺的两个镇,即贡井和自流井,出现了独立于农业之上的工业和工业城镇。


鸦片战争之后国门被西方列强打开,自贡因地处西南内陆,加之食盐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因此,盐业很少或没有受到西方殖民者的掠夺和破坏。所以制盐和采卤技术高度发达。采卤井在19世纪末就创深达1000米的世界纪录。



,海盐进入内陆的长江通道和运河被战乱阻隔,两湖华中地区食盐依赖川盐(主要是自贡盐)供给,极大地刺激和推动了川盐的生产。全国各地富商均投资于自贡盐业,出现了自贡井矿盐第一次大规模的投资发展。


2、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沿海及华东、华北广大产盐及盐运通道均被侵略者占领。全国内陆地区除自贡产盐外,只有云南的少量生产,且山高路远,远离当时的国内经济中心。作为生活和医药的盐非常缺乏和昂贵,现在也有当时“斗米升盐”的流传。


战争又一次刺激了自贡盐业的投资和发展,不但在地域上形成了“因盐设市”的自贡是行政区划。并成为了盆地内仅次于成都,重庆的工业重镇,激发了自贡盐业以外各行业的发展。


,并捐赠两架作战飞机)


3、解放后化工的兴起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化工工业也是国家发展的重点工业之一,自贡作为老化工工业城市,当然是新中国重点化工城市发展扶持的对象。


(1960年 5 月 7 日,中共中央副主席、,观看“瓦斯”煎盐和太阳能(晒卤棚)浓缩)


革新落后制盐工艺和采卤工艺,改造圆锅制盐为平锅制盐,50年代末研制了真空制装置应用于生产实践,并综合利用制盐母液提取微量元素,以盐作为化工的基础原料建立盐产品的下游产品企业——化工厂,推动和带领了自贡盐业的现代化发展。


4、改革开放对盐的需求及井矿盐技术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全国经济高速增长,作为化工的基础原料——盐的需求量激增,盐产品供不应求,带动全国盐业投资及自贡盐业的大发展。一方面在采卤技术上油垫、压裂等建井工艺的成熟应用,促进了采卤能力的成倍增长;另一方面真空制盐装置大型化发展,单套装置30万吨/年以上,使得自贡井矿盐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总规模达100万吨/年以上,占全国井矿盐生产的20%,成为名副其实的“盐都”。



5、“十五大”以后对国有企业的改革

改革开放全国各地盐业无序发展,造成90年代严重的产大于求,盐行业萎靡。自贡作为老盐化基地首当其冲,经济陷入困境,但自贡盐业人不畏艰险,勇于创新,敢于牺牲。在全国盐行业率先进行体制改革,盐厂破产,关,停,并,转,统一产,供,销,使得盐业有序竞争,改造陈旧设备,研发、引用新型建井工艺,大幅提高采卤和制盐能力。于2003年达到约200万吨的规模,再一次证实了“盐都”地位。


四、盐业与自贡城市发展


在城市发展史上,城市的类型因其自然环境、、经济、文化诸因素而异彩纷呈。自贡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兴起和发展与这里的自然地理、物产资源、交通条件等密切相关,它是一座以盐业为主要经济的中等工业城市,、经济、文化、交通运输、市政管理、城市教育等诸方面,无不渗透着盐业的影响。


盐业经济的荣枯,本质上体现着城市的兴衰轨迹。作为典型的内陆中等工业城市,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与盐业的巧妙结合,更为重要的是论证盐业赋予了自贡城市异乎寻常的内在动力,构建了一种理论框架,以揭示它在中国城市近代化中的典型性和崇高地位。


1、饮誉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

清朝同治末年,德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到四川旅行考察后,满怀兴奋地向人们诉说,井盐“最重要的产地为自流井”,这一带地方是“四川人口最稠密、最繁荣的地区”。若干年后,美国人哈特沿着李希霍芬的足迹,考察了自流井。哈特在“这座异乎寻常的丘陵城镇”,“看到这里显示出其他城市见不到的富裕和商业繁荣景象”,感慨万端,撰写了《自流井考察记》,并殷勤地“奉劝到成都去旅行的人们,从主要公路 绕道去参观这些不可思议的古迹,在全世界我们能再找到一个年代这样久远和规模这样宏大的企业吗!”——这是发生在清朝同治、光绪年间的事情。自流井这座城镇一开始便给世界带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过了半个多世纪、文学家王余杞在长篇小说《自流井》的序中介绍这座城市时写道:“地方真不大,约莫不过五百方里。而且是满天烟尘,匝地喧声,空气里扰和着大量的盐卤气味;——地上农产不丰,饮料都带了几分咸味。对喽,正因为那里出产咸盐,盐的产量特别大,遍地都是盐井。井里有水又有火,将水打汲起来,用现成的火煎煮。原始的方式,幼稚的技术,幸亏凭借着惊人的丰富经验和集体的人力,居然也能达到生产目的。二十一万以上的人在此工作,川滇黔三省及两湖大部分人民的食盐因此得到充足的供给。这是多么值得注意的一个地方啊!”


1934年的老画报《时代》,上面刊发了王余杞先生这篇小说的节选部分


如今,这块值得注意的地方已经成为了饮誉中外的盐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自贡市。


2、以盐业经济为主体,制盐工业为龙头,带动其他工业的兴起

自贡的各个方面都渗透着盐渍,充满了“盐卤味”。这不仅仅是因为这座城市的名称,是由两口古井井名的巧妙结合,更为重要的是,盐业经济在这里主宰了一切。是盐的魅力使这一片神奇的江阳之地聚集了人烟,发展为城镇,并成为了闻名遐迩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盐给这一带厚重古远的地方带来了生机、希望和前途,成为了“富庶甲于蜀中”的“川省精华之地”;更是盐在社会发展历史中特殊的作用,影响和界定了这座城市的功能和机构,举凡这里的交通。运输、商业、金融、文化、教育、卫生、市政,以及城市职业构成、社会意识、、生活方式等,无不深刻的打上了受盐业经济支配的烙印。


作为中国城市中别具特色的专业经济城市,自贡的城市结构和功能是可以引起人民广泛兴趣的。从城市内部的经济结构考察,自贡是一个以食盐工业生产为主体,工商一体化的城市。从城市与城郊乡村的关系考察,自贡又是一个以城市工商业为主体、城乡(郊)一体的典型城市。由于大量出产盐卤天然气,城市及其附近的农业生产受到影响,日常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都依赖附近或更远的地区供给,而自贡的食盐也倾销这些地区。


毫无疑问,像自贡这样的专业城市,其内部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城市的工业发展。、商业型城市,其经济发展的枯荣变化,更多的是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也区别于以原料加工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城市。自贡城市经济结构中其主体经济的第一步是生产,是创造,大量的食盐顺河流,沿山梁运到四面八方销售,形成了广大的盐业经济辐射区。在各销区又采办城市所需的生产资料,这样不仅发展了商业贸易,更为重要的是商业贸易围绕盐业进行,并促进它的发展。这是一种“生产——交换——生产”型的良性城市循环体系。这既是自贡城市经济结构的主体,又是城市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更是这座城市的希望所在。


以盐业经济为主体,制盐工业为龙头,带动其他工业的兴起,这是经济专业城市自贡的内在活力之一。虽然其他工业较大程度上受到制盐工业的带动、影响,但一经产生,便与主体工业形成一种互补的经济姿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盐业推动城市发展

自贡城市文化在盐业经济作用下,受到城市结构和功能的深刻影响,广泛地表现为盐文化和不同品位与层次的近代城市俗文化即市民文化、精英文化的完美结合。造成这种文化结构的根本原因是井盐业对城市精巧的塑造,使得城市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都与盐业密不可分。由盐业而获得大量财富而创办的众多公益事业,产生了绚丽的物态文化——市政建设,盐业建筑,会馆等。


井盐生产是冒险性和科学性极为巧妙的统一,不仅经营开凿盐井存在井不见功,破产负债,家破人亡的危险,即使咸泉上涌,见功获利亦需要精明的管理和高超的技术。长期的井盐生产,在城市文化中积累了浓厚的经营经验和生产技术,成为了这座城市文化中十分厚重的一部分。如果说,“盐”和“城”的巧妙结合,使得自贡在中国城市的发展史上有着典型性,将引起城市史研究者的广泛注意和兴趣,那么,自贡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则更不容忽视。


首先,自贡的发展演进,体现了中国城市近代化的过程。城市近代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必然趋势。在自贡,井盐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促进了生产规模的过大,人口的聚集,城镇的扩展。沿着这样一条轨迹,自贡城市在演进中形成了自身的特点、结构和功能。而这些特点、结构、功能的形成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促进城市的变化和发展。典型的表现了中国城市近代化的过程。


其次,地处中国长江流域上游内陆的自贡,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交通闭塞,使其几乎未能受到外国殖民者的直接影响,完全靠城市自己内在的力量为手工工厂进入机器生产创造技术和资本条件,进而实现城市近代化。


最后,自贡城市发展中所体现的城市精神,蕴含着珍贵的中国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鸦片战争以后,外国殖民者潮水般涌入中国,众多中国沿海、沿江城市及大片地区被迫或不自觉去接受或采用西方的文明,这无疑刺激了中国部分城市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特别是在那些交通便利和本身以贸立市的城市,更成为了西方商品的倾销市场和加工之地,开始了特定历史背景下扭曲的城市近代化过程。这是由于其地理位置和自身功能决定里这些城市易于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乃至制约而造成的。也正是在这一历史阶段,自贡井盐业生产力获得了高度的发展,生产技术和工艺改造,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历史上,清朝和民国时间先后两次“川盐济楚”,吸引了来自湖南、湖北、陕西、贵州、广东等地的客商来自贡投资开发,使自贡成为“遍地盐井的都市”,使得盐业遗址遍布全市。


有至今仍在生产的古盐场燊海井、东源井等;有反映当时盐工、盐商、盐官生活场景的会馆、住宅、城堡、古街等古迹和保存完好的古盐道、古代天车群;有已经建成的以盐业为核心的世界地质公园;有西秦会馆、燊海井和富顺文庙等浸润盐商历史文化烙印的多处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中国7个有特色的专业博物馆之一。



自贡具有两千年的盐业历史和70年建市史,,为四川省最早的省辖市和工业重镇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23个建制市之一,自贡是川南地区第一座100万城市人口大城市,川南区域中心城市。恐龙、井盐和灯会被称为自贡的“大三绝”,“小三绝”是龚扇、扎染和剪纸,素以“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南国灯城””、“美食之府”等美誉而蜚声中外。


如今,自贡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和一批全国知名企业及科研院所,并以机械、化工、盐业、纺织、轻工、食品、灯饰、新型建材等为支柱产业的工业城市。同时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对外开放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四川省级风景名胜区和世界地质公园。多个旅游风景区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候选世界纪录。


名词解释:


背斜:(Anticline)指岩层发生折曲时,形状向上凸起者。在一般平地上,背斜的地层上半部受到侵蚀变平,会形成中间古老,两侧较新的地层排列方式。


斗米升盐:一斗米换一升盐的意思;一斗重12.5斤,一升等于2斤。

图文来源:整合自网络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福建水产设备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