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褐斑病再认识

2023-05-10 14:56:27

苹果褐斑病再认识 



1

one

危害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果实和叶柄。一般树冠下部和内膛的叶片、果实最先发病。发病初期,叶片出现黑褐色小疱疹或针芒状暗褐色病斑,边缘不整齐,病健界限不清晰,后期病叶变黄脱落,但病斑周围仍然保持绿色,病斑表面有黑褐色的针芒状纹线和蝇粪样黑点。因苹果树品种和发病期的不同而表现为三种类型的病斑。

01

同心轮纹型,叶正面病斑圆形,褐色,初发生时为黄褐色小点,后直径扩大为1~2.5厘米;病斑中心为暗褐色,四周黄色,病斑周缘仍保持有绿色晕圈;后期病斑表面产生许多小黑点,呈同心轮纹状排列。




02

针芒型,病斑成针芒状向外扩展,边缘不规则,暗褐色或深褐色,上散生小黑点;病斑小,数量多,常遍布整个叶片;后期叶片逐渐变黄,病部周围及背部仍保持绿褐色。



03

是以上两种混合型,病斑较大,暗褐色,病斑中部呈同心轮纹状,边缘呈放射状向外扩展。

       叶柄感病后,产生黑褐色长圆形病斑,常常导致叶片枯死。

       果实发病,在果面出现暗褐色斑点,逐渐扩大,形成圆形或椭圆形黑色病斑,表面下馅,有隆起小点。病斑果肉褐色,干腐,海绵状。

     

2

病原菌

      苹果褐斑病最早于1903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发现,定名为Ascochyta coronaria Ellis&Davis1914年,根据植物命名法规更名为 Marssoni na coronaria(Elis& Davis) Davis(苹果盘二孢)属真菌半知菌亚门,黑盘孢目,盘二孢属。1974年,日本首次报道苹果褐斑病菌的有性世代,并根据有性态定名苹果双壳菌D. mali y. Harada& Sawamura1979年,属子囊菌亚门盘菌纲柔膜菌目,在山东莱阳发现褐斑病菌的有性世代。褐斑病菌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具有遗传多样性,多样性与地理分布没有关系,但与症状有一定的相关性,导致相似症状的菌株可以聚为一类。

苹果盘二孢分生孢子盘初埋生于表皮下,后突破外露,分生孢子梗栅状排列,无色、双胞、中间缢缩,上胞大且圆,下胞小而尖,呈葫芦状,内含2~4个油球,偶生少数单胞的分生孢子混生在一起。拟分生孢子盘灰白色,虫粪状,吸水膨胀后涌出大量拟分生孢子,散布于病斑表面。子囊盘肉质,钵状,子囊阔棍棒状,具囊盖,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香蕉形,一端稍弯曲,通常具一隔膜。 


3


越冬与初侵染

       苹果褐斑病菌以未成熟的子囊盘、分生孢子器、菌索、菌丝在落地的病叶上越冬,越冬后的病原菌能产生拟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两种类型的孢子。1.拟分生孢子的产生需要高湿条件,将越冬病叶湿润或直接置于相对湿度97%以上环境中,病菌在6小时内产生大量拟分生孢子,苹果萌芽之前,果园内落地的病叶上就有大量拟分生孢子,拟分生孢子主要随雨水飞溅传播,主要侵染树体下部叶片(从叶的正面和背面侵入以背面为主)。2. 子囊孢子发育需要较高的温(15°C以上)和较长的时间(24小时以上阴雨过程),子囊孢子从5月中旬开始成熟一直到6月下旬。子囊孢子的形成与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较高,主要通过气流传播,侵染树体上部的叶片,是导致生长季节苹果褐斑病流行的主要初侵染菌源。

4

 

侵染循环过程及发病规律

       苹果褐斑病孢子萌发后,芽管形成、附着胞形成,侵入寄主组织需要依赖于附着胞的特殊侵染结构。在附着胞底部形成细的侵染钉,并借此穿透寄主角质层进入寄主体内。病菌在侵入过程中,除了机械力量侵入外,还可能分泌细胞壁降解酶对寄主细胞壁进行软化和消解。病菌成功侵入寄主后,菌丝主要以胞间扩展形式在寄主表皮和叶肉细胞间生长,在叶肉细胞内形成吸器获取营养。分生孢子盘形成,随着菌丝扩展,受侵寄主细胞出现细胞壁加厚,细胞壁降解,质壁分离,叶绿体内淀粉粒、嗜饿颗粒积累,叶绿体基粒片层瓦解,蛋白质水解,蛋白质含量减少等现象,从而在叶片上形成了绿缘病斑,促使叶片脱落。

       随着寄主细胞的衰老和死亡,胞间菌丝进入叶肉细胞内形成大量胞内菌丝,以胞内生长方式扩展,并向相邻叶肉细胞扩展;侵染 11天左右在角质层与上表皮细胞间会形成成熟的分生孢子盘,内含大量的葫芦形分生孢子,孢子内存在较多油脂颗粒,突破寄主角质层释放分生孢子。

       5-6月份由子囊孢子侵染的病菌,多数于7月发病。初侵染病斑发病后能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遇雨后随雨水传播侵染健康叶片。7月份侵染的病菌多数于8月份发病,因此7月底果园内的病叶率一般不会超过5%。8月份是褐斑病的严重发病期。8月份降雨期间,尤其是连续阴雨期间的温度与湿度非常适合褐斑病菌的产孢、侵染和病斑扩展。苹果褐斑病的初侵染病斑和再侵染病斑都能在8月份大量产孢,并进行再侵染。当7月底果园内的病叶率累积达到5%左右时,8月份遇2—3个适宜的降雨过程,会导致苹果褐斑病的严重发病和大量落叶。进入9月份以后,褐斑病菌开始产生一种小型孢子,10月份随气温的降低,侵染量也明显减少,病原菌进入越冬预备期,果园内的的病叶数量直接决定了越冬病菌的数量。


5

 褐斑病田间侵染特点
01

田间发病特点:同一株树的当年结果枝发病率较歇果枝高,树冠内膛下部比外部、上部发病早且多,这可能与树冠内部、下部荫蔽、通风透光差、湿度大有关。

02

田间发病时间:一般从5月下旬开始首先从树冠的下部内膛开始出现,6月中旬到7月上旬发病率极剧增加,7月下旬到8月份达到田间发病高峰,病菌从侵入到引起落叶时间为12—55天。

03

潜育期

苹果褐斑病的最短潜育期是8—12天,影响苹果褐斑病潜育时间长短的主要因子是叶片的生理状态和降雨造成的高湿条件以及寄主品种的抗性。苹果褐斑病在老龄叶片上潜育期短,在代谢旺盛的叶片上潜育期长。高湿能促进褐斑病显症。在苹果生长期内温度对褐斑病的潜育期影响不大。 


04

重复侵染:叶片发病后产生的分生孢子随雨水可进行多次重复侵染,大量落叶。


1

one

发病的外界因素

   1、雨水多

降雨是褐斑病菌孢子释放、传播和侵染的必要条件,能使地面上越冬病叶湿润的降雨(大于5mm)就能使子囊孢子释放,子囊孢子释放后可随气流传播。能使叶片流水的降雨(大于2mm)就能使分生孢子从病叶上散播到周围的健康叶片上。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的萌发与侵染需要自由水,能使叶面结露超过6小时的降雨,才能使病菌孢子萌发,并完成全部的侵染过程,导致叶片发病。降雨持续时间越长,病原菌的侵染量越大。苹果生长前期(5—7月份)降雨次数多少和降雨持续时间的长短决定了后期褐斑病严重程度。

凡春季降雨早,秋季降雨多的年份病害大发生,5到6月份降雨早而多的年份,发病早而重,7到8月降雨频繁、雨量大且持续时间长,则病害大发生。

2、树势弱:老树,弱树,连年主干环剥(并且30天内没有愈合)的树发病重。

3、大小年结果严重的树发病重。

施肥不合理,不秋施基肥的或者只施大化肥不使用微生物菌肥土壤调理剂的,开春一炮轰的。

4、通风光照问题

(1)果园栽培密度大,老果园没有及时间伐。(2)树型改造不彻底,树势生长不平衡。

(3)修剪手法不正确,枝条长势旺(背上枝延长枝,外围枝,上部枝)停长晚。

5、人为因素

(1)重治疗轻预防,不重视清园工作,不见病斑不喷药。

(2)喷药不细致:不少果农对于盛果期的大树,每亩地喷药只喷200到300斤药液,喷不均匀,不喷地面,按亩留枝量8到10万枝,每亩地用药液应在400到600斤。

(3)喷药间隔时间长,不少果农在六月份套完袋打一次药,认为就没什么事,接下来30天40天再喷一次药,不能及时有效控制病原菌的传播,侵染,发病,扩散。

(4)防治不及时:喷药看大伙,雨前不预防雨后治疗不及时。



1

one

防治措施

    对苹果褐斑病的发生分析,在防治上要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对策,在选用抗性品种与清除初侵染源的同时,抓住关键的防治时期准时、正确用药,及时防治。


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管理

(1)增强树势,提高抵抗力。加强土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料,实施配方施肥,控制氮肥施用量。(2)加强果园通风透光,减轻发病率。及时间伐,合理修剪,提干落头,取大枝,取密枝,使树体枝量适中,拉枝,开角增强树冠內膛的通风透光。(3)中耕除草,改善果园小气候。生长季节,中耕除草可减少果园地面水分蒸发,降低园內湿度,抑制病菌传播,延缓病情。

2、彻底清除病源

(1)在全年管理过程中,对于发现的病虫果、叶、枝、根蘖苗随时摘除或剪除,并及时带出果园销毀。(2)在果实采摘后,将园内落果、树上的僵果及时清除深埋。(3)秋季深翻园地,可将地表病菌埋入地下,减少病源。(4)冬季结束后,及时清除剪下的枝条,清扫落叶,带出果园烧毁或深埋,减少病源基数。清园后要进行深刨,以便把碎叶翻入土中,对压草果园可在冬前将草和落叶翻入土中,如果条件允许,覆盖地膜,防止来年残留病菌靠雨水飞溅向树上传播。

3、药剂防治

初侵染期和病原累积期依据降雨情况喷药,雨前喷施保护剂,雨后喷施內吸治疗剂(也可同时使用),将病叶率终始控制在2%之内,是控制褐斑病的主要策略,三唑类药剂是防治褐斑病的有效药剂,在褐斑病菌侵染后1周內使用,越接近发病期,治疗效果越差。

另外叶面配合喷施钙肥、氨基酸、寡糖或葡萄糖等来增强叶片抗病性,延缓叶片衰老。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福建水产设备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