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时报:生态城做“活”水文章,构建“湖—河—海”水体循环系统

2023-05-10 14:56:27


 历时3年的原汉沽污水库治理工作于2011年完成


 构建水资源利用体系,对治理后的水库进行持续监测及生态修复重建,改造成为今天的静湖,并与故道河及惠风溪一起形成了生态城独特的水生态系统

  

 引进新加坡太阳能水体曝气设施,通过自净功能使水质逐步改善

  

 每日采样进行水体水质监测分析,并通过投加藻类抑制剂和及时补水等方式,保证水质稳定达到Ⅳ类等级

  

 通过投加生物活性菌、引进水生植物、人工投放鱼苗等方式营造完善的水生态环境。同时启动水体构建工程,目前已联通静湖及故道河示范段,实现局部循环

  

 同时开发了静湖山、五指岛、北岛、南岛等周边1.5平方公里的土地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6·5”世界环境日,“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是今年的主题,希望全民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环境。自启建之初,中新天津生态城便在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中对区域内地表水环境质量作了控制性要求,要求至2020年达到Ⅳ类等级。10年来,生态城的水生态系统已经从“水体清净”向“活水联通”升级,水文章正在生态城越做越“活”。

  

记者了解到,自2008年启动开发建设以来,生态城环境污染治理成效明显,历时3年的原汉沽污水库治理工作于2011年完成,已经让静湖——这颗嵌在生态岛上的“碧波明珠”,成了为生态景观的核心。近年来,生态城持续开展水生态系统保持与重建,实现了水体从“污水”到“清水”的转变、水质从“一时清”到“一直清”的转变、水系从“局部循环”到“活水联通”的转变。


构建水资源利用体系


在2011年生态城污水库治理工程顺利完成后,摆在生态城面前的一个难题是如何将区域内水体打造成环境优美、生态环境完善的景观水体。为此,生态城采取了一系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措施,构建了“污水处理、雨水收集、中水回用、海水淡化”的水资源利用体系,对治理后的水库进行持续监测及生态修复重建,改造成为今天的静湖,并与故道河及惠风溪一起形成了生态城独特的水生态系统。


促进水质逐步改善


在水质保持方面,生态城利用中新合作的优势,引进了新加坡太阳能水体曝气设施,通过曝气增加水体充氧,快速恢复水体的自净功能,从而使水质逐步改善。同时,生态城每日采样进行水体水质监测分析,了解水质变化趋势,为水质保持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并通过投加藻类抑制剂和及时补水等方式避免水质恶化,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情况的发生,保证水质稳定达到Ⅳ类等级。


加强水生态构建


在开展区域内水质保持工作的同时,生态城进一步加强了水生态构建。通过投加生物活性菌、引进水生植物、人工投放鱼苗等方式营造完善的水生态环境,加速水环境功能的恢复,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同时启动水体构建工程,目前已联通静湖及故道河示范段,实现局部循环。通过智能水位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水位情况,根据汛期、枯水期及平水期的水位要求及时调整补水及排水,起到水体流通和调蓄功能。


人鸟和谐画面成为日常景致


经过10年来的努力,生态城水质生态环境已大幅改善,越来越多的鸟类在水域周边翔集、栖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画面正成为生态城不再稀罕的日常景致。特别是在污水库治理方面,不但彻底根治了污染,保障了生态城和周边区域的环境安全及生态健康,同时还开发了静湖山、五指岛、北岛、南岛等周边1.5平方公里的土地。

  

按照工作计划,生态城编制了《中新天津生态城水系统专项规划河道水系规划研究报告》,将继续推进水体构建二期工程,进一步实现静湖、故道河及惠风溪的整体联通,通过惠风溪调水加强区域内水体循环,由水处理中心排水提供的补水,经过静湖和惠风溪,,最终流入永定新河出海口,联通渤海。实现区域从“水体清净”向“活水联通”的升级,构建起生态城“湖—河—海”的水体大循环系统。


发布媒体:滨海时报



 • end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福建水产设备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