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水环境治理与现代生态循环发展模式推荐之衢江模式

2023-05-10 14:56:27

衢江区探索破解传统生猪养殖存在的“小规模、开放式、高密度、家庭型”发展瓶颈,在高家镇上溪村溪西自然村创新“村社联建、以股托养、配额流转、循环利用”机制,形成生猪“出村上山、生态养殖”模式,对传统养殖密集村污染整治与转型发展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在稳定产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美化环境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衢江区力争2015年将生猪饲养量控制在150万头以内,其中移栏出村上山的生猪饲养量达60万头,新建和改扩建生猪移栏出村、上山入园生态养殖小区50个。

今年,批建生猪移栏出村上山集中养殖项目9个,现已启动4个。衢江区高家镇上溪村溪西自然村是生猪养殖专业村,2008年建立生猪养殖合作社,2010年有生猪养殖户55户(全村135户),生猪存栏2325多头,其中能繁母猪230头。

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2010年区政府筹划在溪西生猪养殖专业村开展生猪移栏上山建设畜牧养殖小区,建立由农业局牵头,发改局负责立项、国土局负责用地审批、环保局负责环评、财政局负责资金等多部门联合现场踏看、联合项目审批的联动机制,为养殖小区建设提供要素保障。小区一期规划养殖区总面积30亩,种植区面积580亩。目前已有21户养殖户移栏进入小区,新建标准猪舍17幢5100平方米,配套建设污管道4100米,1000立方米沼气工程,存栏生猪1500多头,其中能繁母猪180多头。

其基本做法:

  • 1.村社联建

村集体和生猪养殖合作社建立联建联管机制,村委会组织土地流转、政策处理、村民关系协调,建好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水、电、路、防疫、治污等公益性配套设施建设和管理,公共设施投入作为村集体固定资产,资金来源于区财政扶持奖励资金和村集体资金;,对养殖户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品种、供料、防疫、处置、技术、销售的“八统一”经营管理。

  • 2.以股托养

生猪养殖合作社按照“八统一”管理模式,核算出生猪饲养成本,并以头折股,折算收益。鼓励小规模养殖户(养殖能繁母猪5头以下的)将生猪入托,由规模较大的养殖户或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保姆式”代理托养,纳入服务范围。原小规模养殖户“不当员工、只当股东”,腾出更多的精力从事其他经营生产,实现多业并举,促进农民多渠道增收。

  • 3.配额流转

根据全村现有生猪养殖量核定养殖小区养殖规模,达到总量控制目标。之后按小区饲养总容量和全村农户数折算户均允许饲养量,即饲养配额指标。为均衡散养户和规模养殖户的利益关系,从事其他种养业的农户可以将配额有偿转让给生猪养殖大户,以配额获取一定的收益,确保村民均等受益,尊重农民养殖权力。

  • 4.生态循环

按照生态消纳的治污模式,对生猪排泄物采取雨污分流、干湿分离、厌氧发酵、农牧结合的综合利用循环模式。按照存栏10头生猪至少配套1.5立方的沼气工程,存栏15头生猪至少配套1亩消纳地的标准,配套苗木、果园、农田等消纳地,同时种植大量牧草作为生猪饲料,实现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循环利用和农牧良性循环的生态产业链。

移栏上山建设生态养殖小区,一方面,促进传统散养方式向良种化、设施化、规模化、生态化、标准化方向转变,通过统一采购饲料降低饲料成本,统一防疫降低发病死亡率,统一建设养殖设施降低人工成本,母猪年育成商品猪提高了2.3头,出栏1头商品猪降低养殖成本35元,每头母猪增加经济效益1030元;另一方面,有效解决了养殖场户的出路和农民持续增收,并与“一村一品”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循环农业、壮村工程紧密结合,对“五水共治”和“生态家园”建设起积极推进作用。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福建水产设备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