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河型休闲农业园区中水系及水体景观规划的探讨——以《巨鹿县老漳河休闲农业园区总体规划(2016-2020年)》为例

2023-05-10 14:56:27




摘要:滨河景区是一类特点鲜明、设计多样的景点类型,以其景观独特、便于游乐、消暑降温而受到游客欢迎。农业园区与滨河景观相结合将成为休闲农业园区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是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规划不合理、景观缺乏对水体的利用、文化挖掘不深、环境问题严重等。本文有针对性地从水系规划、景观设计、生态保护三方面,对滨河型休闲农业园区提出了合理定位、因地制宜、生态立园等对策。


1引言

,到2020年,力争使休闲农业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环境改善的支柱性产业,自此确立了休闲农业在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地位。2015年,《河北省农业厅关于加快发展休闲农业的意见 》(2015年)强调,要充分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将休闲农业与生态保护、现代农业、美丽乡村、文化创意产业建设融为一体,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是传统的农业特色产业大县,具有丰富的农业产业资源和悠久的农耕历史文化,可转化为优质的休闲农业资源。在此基础上,巨鹿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休闲农业,依托老漳河重要的水系资源和滨河景观,在老漳河沿岸规划布局休闲农业园区项目,通过产业集群和规模效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农业旅游资源,建设以水为魂、以农为基、以生态为根本的休闲农业园区。

我国北方本就严重缺水,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城市和工业的发展,中国城市近郊乡村的自然景观变得破碎,特别在北方地区,缺水导致湿地退化,河道干涸,植被减少,动物数量和种类锐减,生态环境恶化。在北方的现代农业园区中,像老漳河这样的河道资源已弥足珍贵,通过这样的珍贵资源,利用其具有的通道功能,把孤立的生态斑块或者破碎的农业景观联系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提高生态环境的连贯性,维持和保护自然环境中现存的物理环境和生态资源,并在现有的区域建立景观带、农业生产带、水体保护工程带,开发其生产和景观的潜能。本规划立足于巨鹿县独有的水环境特征与开发潜质,在县域农业规划的指引下, 确立其总体规划思路,加强水岸与乡村之间的视觉与空间联系,尊重和改善生态系统,包括水文系统、植栽系统以及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建设雨水收集系统,保育现有湿地,做好防洪规划,保障项目区设计标准内的防洪安全,结合园区总体规划,建设自然、亲水、生态、休闲的滨水空间系统,形成“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乡村水系风貌,达到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与娱乐休闲协调发展的目的。


2巨鹿县水系现状及分析

巨鹿县属于黑龙港流域子牙河系,除老漳河外,境内有滏阳河、小漳河2条河流,商店渠、滏漳渠、二干渠、一支渠、神仙渠5条干渠,60条支斗农渠,300多座坑塘。所有河渠坑塘相互连通,基本形成可蓄可泄的河网化灌排体系。

根据《黑龙港流域防洪除涝规划报告》(2006年12月)对河道过水能力复核,老漳河现状河道过流量为150m3/s,河道底宽38-63m,蓄水深度2.25-5m,蓄水面宽56-103m,老漳河一般常年有水,其中11月至次年3月份蓄水量最大。由于全县河渠坑塘全部相互连通,所以,每当老漳河蓄水时全县其他河渠坑塘也都同时扩蓄水,扩蓄水量一般在400万m3左右。

老漳河水源主要为地表水,且为外来水(客水),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位于漳河上的岳城水库电站发电弃水;二是位于滏阳河干流上的东武仕水库电站发电弃水;三是老漳河及其两岸自然降水汇流收集的雨水;四是引调的黄河水。2015年,,届时每年可给巨鹿县1000 万立方米用水指标,流量每秒50-60立方米;同时巨鹿县每年可通过老漳河从岳城水库、东武仕水库引水3000万m3,更加保障了景观及生产用水需求。


3农业园区水系及水体景观规划


3.1合理规划水系

3.1.1水量平衡计算

在规划过程中,需水量不仅考虑了灌溉需水量、景观水系需水量,还对蒸发损失量进行了测算;可供水量不仅考虑了外来水量,同时对项目区可形成地表径流、水面集雨等传统水资源进行了测算,同时还考虑了设施区域集雨设施收集雨水量。

经过核算,项目区年需水量为957.92万m³,包括灌溉需水量493.51万m³,景观水系需水量233.11 万m³,蒸发损失量231.30万m³;可供水量为4222.94万m³,包括外来水量4000万m³,河渠、坑塘集雨量116.08万m³,项目区年降雨产生径流量103.36万m³,设施集雨量3.5万m³。则项目区盈余水量为+3265.02万m³。由此可见,在现状水平年里可供水量能够满足项目区的用水要求。

3.1.2水系设计思路

在优化老漳河驳岸系统的基础上,将现有渠道、坑塘有机联通,形成三条形态丰富的水系,结合项目局部形成开敞水面景观,全面提升场地景观内容。三条水系包括:①最南部的阎疃渠及其串联的阎疃村西部坑塘水系;②中部开挖连通的寨里寨外坑塘、柴城渠和神仙渠水系;③北部前五尘南坑塘水系。其中中部开挖的水系通过神仙渠与老漳河形成循环体系。另外,为满足景观打造和项目功能生产需求,在项目区南部和老漳河中部东堤岸分别开设生产性坑塘水面和外环湿地水系。

图1 项目区开发前水系状况

图2 项目区开发后水系状况

规划后的水系,坑塘水渠与老漳河形成有机联动的统一水系统。多种形式和功能的坑塘渠系与项目区紧密联系,既可满足项目区的景观打造需求,又可满足项目的生产用水需求。

3.2多元结合的水景观设计

3.2.1与滨河绿地结合,大力打造滨河绿色休闲体系

老漳河西堤,限于滞洪作用限制,堤坝主要以景观绿化为主。通过草灌乔组合搭配,充分打造层次分明、四季变化的老漳河西堤景观。

乔木:堤顶路两侧10米内,三至四行,加大种植密度,以杨树、柳树为主,是大堤的绿色背景层。

灌木:背水坡,种植杏花、桃花(4月)、腊梅(12月-2月)、金银花(5月-8月)等观花植物,一年四季有花可赏。

草本:戗台种植苔草、野牛草、黄花鸢尾、马兰花等观赏花草。

水生植物:河道浸润线2-3米范围内,芦苇、梭鱼草、菖蒲。另外,为突出西堤景观的多样性和观赏性,在二滩建设荷塘藕池,丰富西堤景观元素。

3.2.2与农业功能相结合,创造多元水景观

水系规划与休闲创意农业相结合,以充分开发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产品为前提,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与融为一体,利用田园风光、生态资源和自然环境,结合农林牧副渔生产与经营,满足人们旅游、娱乐、修养身心的需要。

漳河农业园区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农业产业,规划的杏林春满园依托巨鹿红杏产业规模和品牌优势,沿水系搭配房车营地、露营和垂钓等休闲旅游项目,并定期举办“杏花节”和“红杏采摘节”等体验活动;猕猴桃庄园依托项目区北部坑塘水面,打造微地形,引种栽培优质耐冻品种,同时,配套完善餐饮、采摘、购物、娱乐等功能,建设了新西兰风情旅店、果脯加工坊、果酒吧、新西兰主题餐厅、产品超市等项目。

鹿岛是集观光、休闲娱乐、科普教育于一体的梅花鹿展示基地。迎合巨鹿谐音,顺应自古以来梅花鹿作为长寿、福禄、吉祥的神兽象征和毛色光亮、性情温驯的精灵形象,利用水系岛屿、微地形散养梅花鹿供游客观赏,近距离接触梅花鹿、体验人鹿之间的亲近和谐。

水上农园充分利用现状坑塘和渠系,生产水生蔬菜,再现大陆泽“莲菱渔虾”的生产景象,既能形成很好的水上观赏景观,又能产出优质的农产品。利用先进农业技术,搭建水上廊架,水上种植葡萄,水上葡萄园可供游客乘坐游船采摘、成为另类创意的采摘项目,让游客能体验到不一样的采摘乐趣。

渔光互补基地依托光伏企业,结合农业生产,开发多种渔光互补立体养殖模式,引入耐阴凉、产量高、适应性强的养殖品种,发展水产养殖。融合巨鹿县十三五期间着重发展的动力锂电池、光伏和生物质发电等清洁新能源产业,传递节能、绿色生产理念。

渔趣园位于老漳河外环水系的人工湿地上,紧邻历史民俗文化项目,以水产养殖和水生植物种植为载体,开展湿地亲子游戏、赏景戏鱼等亲水乐活的活动,同时,设置荷塘户外野餐小区,做好生态防护和污染处理,提高游客对湿地生态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增加互动体验乐趣,吸引游人参与,提高二次消费。

3.2.3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塑造乡村核心形象

巨鹿之战作为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使其成为巨鹿县最响亮的文化口号和最明显的地域标识。因此,将水系规划与这独特的地域文化相结合,一定可以起到很好的文化吸引力。影视基地基于历史上发生在老漳河畔的故事与演义,利用现今老漳河宽阔的水面和绵长的滨水滩堤,着力打造巨鹿老漳河古战场影视拍摄基地,吸引影视拍摄公司取景拍摄。配套古战船、古军帐等仿古军队设施,开展兵营驻扎、兵战演练的影视拍摄活动。将巨鹿历史典故转化成微缩景观,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复古秦汉风格建筑,于村中建设漳河访古微缩景观园,将历史文化教育、旅游开发与村庄美化融为一体。

3.3水节约与水环境

3.3.1节水灌溉与雨水收集系统

根据老漳河流域地形特点、现有水利设施的分布,进行老漳河灌区及小型坑塘灌区的改建、续建及配套工程建设,对于设施区(智能温室、日光温室)大力推进节水灌溉,采用喷灌、微灌等现代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设施农业集雨利用技术是通过在温室、大棚修建集雨槽或集雨窖等设施将雨水收集存储起来,再通过微灌施肥系统将雨水高效利用于设施农业生产或者景观绿化等。温室屋面是良好的集雨场,收集的雨水有水质好、杂质少等优点。项目区规划建设连栋温室总面积为100公顷,配套建设集雨设施,经估算,项目区每年可通过设施区域集雨总量为35000m³。

3.3.2河流生态系统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相类似的水面,可以达到净化水质、减少异味的作用,主要的植物类型分为漂浮植物、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常用的漂浮植物包括大薸、水芹菜、李氏禾、浮萍、水蕹菜、豆瓣菜等;挺水植物包括芦苇、茭草、香蒲、旱伞竹、皇竹草、藨草、水葱、水莎草、纸莎草等;沉水植物包括苦草、金鱼藻、狐尾藻、黑藻、小叶眼子菜、轮藻、小茨藻等。

3.3.3水污染修复工程技术

项目区沟渠和散布的坑塘等,受污染较为严重,通过物理措施和生物措施对水质进行净化。采用的工程技术有造流增氧技术、水生植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和底泥疏浚技术等。同时,可通过增强河道的流动性、加大生态系统的联接、增加水资源回用量等来恢复河道的生态质量。


4结论


本文以巨鹿县老漳河农业休闲园区的规划为例,从水系规划的思路、景观、环境、文化的综合要求出发,以构建和谐乡村、休闲旅游与大田生产为目的,规划建设河道水系,改善水体生态质量,转变北方传统的休闲农业发展思路,加快农业产业集聚和产业调整,促进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并向产业带集聚,充分体现“自然之美,农旅结合,城乡一体”的思想,使河道规划兼具生态景观、娱乐休闲和农业生产的功能性质,充分利用北方珍贵的水资源,挖掘其生态功能、经济产业功能和社会文化功能,使农业休闲园区和水体生态成为一个整体,实现生产、景观、娱乐三个功能的协调统一。

作者:李祥,吴霞,段平洲,张希三,王柟

文章来源:第六届中国县域现代农业发展高层会议论文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规划科学研究所

往期精彩内容推荐:

01.以品牌经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北京“昌平草莓”为例

02.【专家视角】新型农业运营体系的建设,必须健全五大要素

03.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以临沧市花果山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为例

04.略谈草坪建植管理及案例分析

05.草地畜牧业在我国县域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

06.基于SWOT分析的遵义县辣椒产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07.浅谈国内外肉牛产业模式

08.【富通案例】郑州惠济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区发展探究

09.县域农业中资本运作的再认识

10.园区盈利模式的探讨

11.县域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浅谈——以莘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为例

12.洛阳市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3.“三区同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模式探析——以衡水市枣强县八里庄项目为例

14.地方政府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重要职能

15.特色农庄规划设计的研究与实践——以“三易兰花”特色休闲农庄为例

16.农业实现现代化 路在三产融合

17.基于生态循环理念的现代农业园区规划——以安徽利辛循环农业园区为例

18.以酿酒为核心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及园区产业体系构建—— 以五台县阳白现代农业循环园区规划为例

19.多业态复合型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村规划建设模式探析——以福建省南平市五夫镇五夫村为例

20.安徽亳州谯城区林果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 E N D -

农业规划,欢迎咨询

吴老师 13910786667

米老师 18910624673

中国农业规划网    www.agriplan.cn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福建水产设备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