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护国寺小吃名堂多

2023-05-10 14:56:27

关注我每天送来好文章哦! 

迎关注微信订阅号:满族文化促进会付春兵

(微信mz_whw001

讲述咱老北京自己故事,打造最接地气的生活微信。


 说起护国寺小吃的由来,恐怕要追溯到元代。当时护国寺作为元丞相托克托故宅,初名崇国寺(北寺),明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更名为大隆善寺。到了清代,每月初八护国寺都会举行一场庙会,人们每逢逛庙会之时都会顺便品尝当地特色小吃,故而口口相传到今天。1956年,政府部门将庙会上颇具名气的茶汤英、扒糕年、白薯王、经营羊霜肠的张大户等十多位摊商组织起来,开办了护国寺小吃店。1999年护国寺清真小吃的技艺也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精美的小吃吸引了无数中外宾客,已故香港巨星张国荣就曾两次来到护国寺小吃店品尝小吃宴,并且在此合影留念。在新加坡举行的13届春到河畔北京民俗展上,十几种护国寺经典小吃品种一亮相,立即引起轰动,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争相报道:北京小吃很精彩!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当即预订了100个驴打滚用于国宴。

  护国寺小吃以庙会经典品种为主。经过多年的发展品种也有变化。日常经营的品种有各种黏货。有各种细馅元宵,清真汤圆,艾窝窝,豆面糕,芝麻年糕,果料年糕,豌豆黄等,炸货有蜜麻花,开口笑,薄脆,焦圈,流食有豆汁,面茶,小豆粥,杂碎汤,鲜豆浆,杏仁豆腐,莲子粥等。该店制作的豌豆黄,艾窝窝,豆面糕,果料糕,蜜麻花,蜜三刀,焦圈,糖火烧,豆馅烧饼,糖油酥,咸麻酱烧饼等,干稀、甜咸,蒸炸煮饺烙等近百个品种。

  面茶是护国寺清真小吃的特色品种之一。过去一般在下午售卖。有诗说:午梦初醒热面茶,干姜麻酱总须加。喝面茶很讲究吃法,吃时不用筷、勺等餐具,而是一手端碗沿着碗边转圈喝,非老北京人恐怕无此吃法的。为什么要用这种吃法呢?这与品尝面茶的风味有关。

  馓子麻花是护国寺清真小吃的精品。工艺流程繁杂。先将矾、碱、红糖、糖桂花放在盆内用温水溶化,再将面粉倒入和均匀,和好后挫长条盘起来饧一会儿,然后揪成40克一个的小剂。将麻仁用开水拌起来,将小剂粘上拌好的麻仁,挫成10厘米长的小条码在盘中,码34层再饧着。饧好后,拿起两小条用手挫成均匀的长绳条2根,对头折两个来回成8根,两头捏在一起,成两头尖、当中大的枣核形或扇形状,用油炸熟即成。炸时锅内花生油五成热,拿着馓子麻花的捏头处,将坯子下入油锅来回摆动使其定型,待坯子稍硬挺后,整个入油中炸,炸成棕黄色即成。馓子麻花的质量特点是颜色棕黄,质地酥脆,香甜可口。

  护国寺的每一样小吃的背后都有一段传奇的故事。比如艾窝窝,原是元代蒙古族的小吃,后来传到了明代宫廷,又从明代宫廷传到清代宫廷,清代宫廷里给皇上做这个的恰恰是回族的厨师,所以现在吃到的艾窝窝都是清真小吃。一粒艾窝窝虽小,却是蒙、汉、满、回四个民族,数百年文化交融的产物呢!

  北京人喝豆汁儿,始于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前后。有种说法:北京豆汁儿,旗人的命根儿不无道理。豆汁儿最初是清宫御膳的一种饮料。虽味儿个别,但有保健的功效。夏天可消渴解暑,冬季能清热温阳,四季喝它,益于开胃健脾、去毒除燥。喝豆汁儿有讲究,得配上焦圈、咸菜丝儿。人们说,豆汁儿是味在食外的特色小吃。为了保持特色,自五十年代至今护国寺小吃店坚持经营不断档。一些国外侨胞,港澳同胞来特地到护国寺小吃店一品豆汁,感受浓郁的北京地方风情。19978月份在原国内贸易部、中国烹饪协会等组织的首届中华名小吃认定活动,护国寺小吃的豆汁儿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如果您喜欢本文,喜欢老北京文化和满族文化。

请点击右上角按钮,分享给您的朋友!

投稿或商务合作事宜可以发邮箱1586507571@qq.com,或垂询电话13311162363。

点击进入微社区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福建水产设备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