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水族箱——“开缸”的真相

2023-05-18 23:00:13


“开缸”一词是水族行业常用的词,简单的解释,就是从无到有搭建一个水族箱的过程,以海水水族箱为例,这个过程包括了硬件基础的组装,海水的调配,礁石景观的摆设,以及有机系统的搭建。毫不夸张的说,这一过程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海水缸饲养的成败。不过比较遗憾的是,很多玩家以及商家依然没有完全掌握“开缸”的真谛,甚至是很多“下海”多年的“老手”。


我们在将近10年珊瑚礁系统研究的过程中尝试了很多类型的水族箱,因此总结了一些“开缸”的经验,在此和广大海水水族爱好者分享和交流一下。首先从最基础的硬件开始,现在很多玩家都相当迷行高档的设备,他们一般都认为没有好的设备是养不好海水缸的,如果你是一名准备“下海”的爱好者,假如你选择咨询这些“设备党”,在此我们姑且先这么称呼一下他们,那么那么你应该会得到诸如“蛋分(蛋白质分离器)一定要够大,一定要XX品牌的,别的都用不了,一定要上造浪而且要用XX品牌的,灯的话XX牌就是垃圾,XXX牌才行,出色效果一流。”的建议,当然,他们选择这些东西无可厚非,毕竟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过如果把饲养的成败压在这些宝上,就有些牵强了。如果认真分析每一个硬件设备的功能和作用,自然就能找到合适自己的。

海水缸的文章网上多如牛毛,对硬件的详细介绍也有大把,在此就不啰嗦了,一一总结一下:

主水泵

主水泵主要是保障水循环系统,只要能确保每小时为你的水族箱循环10遍就可以了,更为重要的是稳定性和故障率,一旦主泵停转,很有可能造成大规模的生物死亡,这笔账一算便知了。

蛋白质分离器

蛋分是海水水族箱中谈论最多的,它的功能很重要,但是也不是万能的,很多人还是过度神化了它的作用了。蛋白质分离器,顾名思义,就是抹除以蛋白为主的有机物的设备,它主要通过l利用分子极性在水气相交界面吸附的原理去除水中的非溶物质,除了蛋白质以外,它还会去除一些油脂,脂肪酸,纤维,游离细菌,以及诸如碘在内无机物。真相是,硝酸盐是不能被蛋分去除的,它的作用更多的时候是将有机废物在进入氮循环以前去除,所以不要再认为蛋分是万能的了,你水族箱中的高硝酸盐浓度可别指望蛋分帮你完全搞定。总的来说,选择蛋分应当更多考虑处理量,稳定性和混合气泡的粗细,品牌和价格就不要迷信了。悄悄透露一下,其实用BK蛋分也养不好的大有人在。

造浪

造浪的作用再简单不过,就是创造水族箱中多样的水流,为了更简单的模拟海洋中的水流,近些年诸多“智能化”造浪泵开始出现,海浪的效果和乱流可以被更为方便的做出,传统恒定功率的造流泵也逐渐淡出了舞台,有意思的是,很多人甚至开始出现“没有造浪就养不了”的理论,其实回忆一下过去,在造浪泵没有出现的时候,利用closed loop和传统造流养出出色的海水缸的人也有大把。究其原因,只要能造出多变的水流,无论用什么都是可以的。说实话,现在国内很多造浪泵性价比还是不错的,那些昂贵的养活,说实话,本质上并没有差。

光照

光照的作用很容易理解,就是模拟太阳光,具体的细节可以参看公众号文章“神秘水族箱——光照”,由于珊瑚生活深度的不同,以及视觉要求,因此有不同色温的区别,回归本质,光强足够,需要的光谱都有,其他的真的不重要了。至少我们用了诸多品牌和类型的灯,在维生作用上没有发现有差别,无非就是商业噱头不同而已。

有了上述这些硬件,再加一个定温准确恒温设备,你就可以开始后面的步骤了,至于鱼缸,随你喜欢了,毕竟缸里的东西才是真正的看点,就算你做再好的鱼缸,也会被不堪入目的缸内景象贬得一文不值。至于造景,以后再单独详细的来叙述吧,我们的理念是礁石只是决定珊瑚层次的框架,并不是景观的核心,珊瑚生长形成的结构才是真正的“景”,所以费心做出来石头“艺术品”意义真的不是太大。

开缸最重要的部分是搭建微生物系统,加上物理环境以及后面的生物共同组成了一个人工珊瑚礁系统。首先何为系统,系统一次来源于古代希腊文(systεmα),意未部分组成的整体,系统除了强调整体性外,还要求功能性,以及各组分之间的联系和互作。我们在这里说的微生物系统,也就是要求各种微生物间相互作用,并最终共同实现一些完整的功能,包括最终实现的珊瑚礁系统,也是需要牢牢遵循系统一次的含义。有意思的是现在很多商家弄一个鱼缸,放上水,再放几块石头,随意弄几件珊瑚,打开设备开始运行,然后就开始声称“珊瑚礁系统”了,其实这离真正的“系统”还相差甚远,所以“系统”这个概念可不是能随便用的。言归真正,我们搭建微生物系统更多时候好考虑的是氮循环的实现,至于磷、硫等的代谢更多的时候是通过丰富菌相来完成,而且这些代谢过程除了学术人士关注的也比较少。


要说氮循环,写个几天几夜也写不完,所以为了提高效率,我们就从建立的过程简述一下,省的大家划拉屏幕手指酸痛。基于柏林系统,传统的“开缸”方法一直都是使用活石然后爆藻的流程,现在大多数国人也都是这么干的,不是说这个方法不好,只是现在尤其在国外,很多玩家都已经在改进和升级这种方法了。其实只要知道了其中的原理,建立一个完整的微生物系统也是很容易的。活石,一直是海水水族箱的热门话题,也是另一个被神化的东西,其实活石能为我们带来的只是天然菌种,它的造景效果和方便性远不如“死”石和其他替代物。活石能带来菌种,也会带来很多生物,其中也包括我们不想要的,例如一些危害珊瑚的甲壳类。另外,再加上活石的运输问题,发臭的活石进入水族箱后已经成了一个大垃圾场,释放出的大量富营养物质使得爆藻过程无比壮观。这些藻在开缸后期死亡后会重新进入氮循环,使得“养水期”延长。所以,知道了其中原委,选择合适的时候引入菌种会省略很多不必要的环节,毕竟现成的细菌产品还是有很多选择的,技术细节就不多透露了,简单来说就是引种,喂食,扩大,筛选,平衡这五个步骤,再结合模拟海洋中的理化环境,开缸也就算完成了。顺便一提,爆藻后期刷石头,你刷掉了藻,也刷掉了微生物。

微生物系统的建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我们也要时刻保持动态的引导和干预,很多玩家会发现,静养水并度过爆藻期以后,加入生物尤其是鱼以后水质会出现多次反弹的情况。其原因无非是微生物对环境的敏感性造成的,养水期形成的平衡被生物结构和营养盐输入的改变而打破,于是需要重新塑造平衡,自然就会出现水质波动,这个过程一旦控制不好,甚至会使微生物系统崩溃。所以,在养水期间动态的建立平衡是很重要的,营养输入输出为例,一旦在开缸期间建立平衡以后就不要再有大的改动了。


最后来说一下“养水”的概念,养水其实养的不是水,而是礁石,再深入的说就是让微生物在礁石上建立群落并形成空间异质性,从而实现完整的功能,所以养水期间就不要去折腾你的礁石了,回到前面的问题,活石为什么存在诸多弊端也就不言而喻了,人家大海养得好好的石头,你搬到家里还是不是健康的值得好好评估啊。综上,开缸后期更换石头是很不好的,不要以为你已经把水“养”好了换换石头重新造个景没事,或者以为用别人养好的水就可以不经历“开缸”的过程。还是再强调一点,养水真正养的其实是礁石。

最后总结,开缸一定要循序渐进,了解每一步的意义之后再行动,千万不要相信标准化的流程,尤其是那些每一步的时间点,毕竟每一个水族箱的情况都是不同的,所以要是去找商家“开缸”,若他们还是搬出老一套的活石法,就算不能说水平差,至少他们甚少钻研和进步。

关注我们,玩转海洋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福建水产设备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