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选保健品吗?分析一下最常见的保健品,别把养生弄成养医生

2023-05-10 14:56:27

健康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和追求,保健品被认为是获得健康的一个捷 

径,很多人不惜为此花钱。

然而让人眼花缭乱的保健品们,各自到底有什么功效?又真的值得买吗?

 

医院百米范围内必有药店,有药店必有阿胶;每逢年关脑白金总要在电视上挑战全国人民的脑神经;冬虫不死,夏草永生,如今还能含着吃……这些养生广告如同上了保险一样阴魂不散地存在着。它们猝不及防,当你在网上看美剧的时候跳出来给你洗洗脑;它们无所不在,当你在高速公路上冲出雾霾天正当视野无限好时,从阿胶之流在国内「合理地」存在着。贵算得了什么?有钱,就是这么任性。

阿胶盛行的背后在于它神奇的「功效」:补血、止血、滋阴、润燥、养颜、安胎、抗疲劳、抗癌……不一而足。我估计过不了多久,还会有人开始宣传它的抗雾霾作用——因为说明书上说:它可以归肺、肝、肾三经。

阿胶的神奇功效是否合理地存在呢?

我们不妨看看阿胶的生产过程。

沈括《梦溪笔谈》有云:「阿井水,性趋下,清且重。取井水煮胶,谓之阿胶。」1935 年前世界书局编印的《中国药学大辞典》如此记载:「每年春季,择纯黑无病健驴,饲以狮耳山之草,饮以狼溪河之水,至冬宰杀取皮,浸狼溪河内四五日,刮毛涤垢,浸漂数日,取阿井水,用桑柴火熬三昼夜,去滓滤清,再用银锅金铲,加参芪归芎橘桂甘草等药汁,熬至成胶。」

总的说来,阿胶就是水煮驴皮,但熬制工序多了几分神秘。

驴皮的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水煮驴皮后变成了部分水解和纯化的胶原蛋白。遗憾的是,水煮猪皮、羊皮或牛皮,都可以得到类似的胶原蛋白。这种蛋白质含有大量非必需氨基酸,并缺乏人体必需的色氨酸。

从营养学上说,它无法满足人体对氨基酸的需求,并非良好的蛋白质来源,是一种劣质蛋白,在大多数国家的食品工业里仅作为添加剂使用。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在繁琐的熬制过程中,食狮耳山草饮狼溪河水的驴中「高富帅」发生了某种化学反应,产生了某种神秘物质呢?从逻辑学上,现代科学无法否定这种可能性,但在柴火熬制这样的简单加热条件下,食物成分只能发生交联或水解这样的反应。又不是放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凭此就能合成新的物质?

而在熬制之前,将驴皮「浸狼溪河内四五日」这道工序,更是形式大于意义,反倒让人担忧起狼溪河下游居民的饮水卫生。

工序神秘 = 产生的物质神秘?

这样的想法,源于科学欠发达时代,人们对自然力和神灵的崇拜。因此,古代巫、医不分。而在生命科学和循证医学迅速发展的今天,医学反而变得简单直接。

比方说,感冒了,从现代医学角度看,这是种自限性疾病,你就休息喝水好了,但假想你到了非洲某部落参观时不幸遇上感冒,土著居民热情地请来当地最好的医生,挤了一滩蛇血加上壁虎皮熬成汤让你喝下治感冒,你愿意喝吗?

但是,换作驴皮熬成胶,怎么就吃下去了呢?

神药?还是安慰剂?

有趣的是,我们极少听说过「阿胶无效」的投诉,生活中、电视上反倒时不时地冒出七大爷八大婶现身说法「阿胶的功效」。

这种现象的一种解释是安慰剂效应。简单说来就是:你信,它就灵。

在缺乏有效药物的古代,希波克拉底曾说过:「药物,只是医生愚弄患者的工具,直到他们自己治好自己。」研究显示,患慢性疼痛、抑郁、某些胃炎以及很多功能性疾病的病人,高达 50% ~ 60% 可仅因安慰剂得到症状缓解。更何况,我们的阿胶起的是滋阴、补血、养颜、安胎之类难以客观衡量的「神秘作用」。

安慰剂研究还进一步表明,同样是安慰剂,静脉制剂的作用强于深颜色的药片,深颜色药片的作用强于白色药片。那么,历经选材、浸泡、熬制等神秘工序的阿胶算不算得上 Boss 级的安慰剂?

当然,我们要证实阿胶的「有效」或「无效」,需要设计一个随机盲法对照试验,即:找来许多人,一组吃「真阿胶」,一组吃「安慰剂」。两者在外观和味道上要很接近,而参加试验的对象不知道自己吃的是「真阿胶」还是「安慰剂」。经过几个月甚至几年,我们再比较两组人群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指标。除非「真阿胶」组的「好转」明显多于「安慰剂」组,我们才能证实阿胶的好处。

那么,在现实中我们做过这类试验吗?我的答案是:不能说完全没有。

这要感谢国内林林总总的「假阿胶」厂商了,为我们做出了那么多口感、质地和「真阿胶」难以区分的胶原蛋白制品,完全可以媲美「真阿胶」的味道和外观,堪称完美的「安慰剂」。

生活中那些服用「假阿胶」中的许多人,同样对自己所服「阿胶」的功效赞不绝口——而这赞美本身,就是个莫大的讽刺。

或许,当阿胶、脑白金、冬虫夏草之流的销售额不足以支撑巨额广告费的时候,就该是国人科学精神开始抬头之时。

燕窝,就是其中一种。高昂的价格并不能阻止人们的趋之若鹜。人们大多觉得,燕窝卖这么贵,必然有它的道理,说不定含有什么「神奇成分」。

只可惜,决定价格是市场,而不是食物本身。丁香医生请来专业营养师,聊聊燕窝的真相。

燕窝,并不是什么神奇食物

燕窝,简单来说,其实就是一种叫金丝燕的小鸟筑成的窝。

一般盛产于东南亚地区,是金丝燕等同属的玉燕在衔食了海中的小鱼、海藻之后经过消化,将消化腺分泌物与绒羽筑造而成的窝巢,因为往往是筑在海岛的峭壁之上,形状上又很像陆地上燕子的巢,因此叫做燕窝。

燕窝一直以来都被传说是营养丰富、滋阴大补的圣品,于是科学家们对燕窝的成分进行了仔细的分析: 干燕窝中含有约 50% 的蛋白质,30% 的碳水化合物,10% 左右的水分以及一些矿物质。

纵观燕窝的营养成分:

。·纯碳水化合物也就是糖类,一般是用来提供能量的,大部分食物中都有,没有太高的营养价值;

  • 蛋白质含量确实比较高,然而考虑到你跟本不会像吃豆腐皮那样大口吞嚼燕窝(一般每天吃 3~5 g 干燕窝),单位重量下含量高并不等于你吃一份燕窝摄入的蛋白质多,意义也就不那么大了;

  • 而且,营养学上衡量蛋白质的质量,主要是看它的氨基酸组成。燕窝的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并不完全,从蛋白质质量来说也远不如鸡蛋。

可以这么说,从营养价值上来看,燕窝是一种非常普通的食物。

所谓保健益处,只是看上去很美

不少燕窝商家宣传说,燕窝当中有一种神奇物质——唾液酸,也叫燕窝酸,传说有很多健康益处,比如排毒、提高免疫力、还能美容养颜、延年益寿之类的。

但其实,这只是商家夸大宣传的惯用伎俩。

唾液酸(sialic acid)化学名称为 N - 乙酰神经氨酸,可以从燕窝的蛋白质复合物中提取出来,算是燕窝检测时的一种特征性物质,以国内的一些检测数据来看,可达到燕窝干物质重量的 3%~15%,并在一些动物试验中观察到有一定的保健意义。

但是,在这些动物实验中,在果蝇、小鼠身上使用的唾液酸剂量与人偶尔吃几口燕窝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想要靠吃燕窝获得这些传说中的健康益处,可能仅仅只是个传说。

吃燕窝,你需要知道这些风险

吃燕窝,保健益处并不一定有,反倒可能给健康带来危害。

凡是「稀少」「传统」「昂贵」的天然食物,往往加工上都容易有猫腻。

1. 燕窝加工存在风险

天生的燕窝中含有鸟羽,鸟粪,树枝以及一些其它的杂质。去除这些杂质的过程很繁琐,所以很多商家为了清理燕窝方便,添加了漂白剂漂白。近年来,燕窝造假、亚硝酸盐超标的新闻也并不少见。

2. 过敏风险不容小视

燕窝还有过敏风险。新加坡曾有研究调查了急性过敏就诊的儿童,燕窝超过了海鲜成为了最大的过敏源。

总结

作为营养师,并不推荐大家吃燕窝。

现在并没有证据表明燕窝真的有所谓的神奇益处,甚至存在许多风险,还是日常均衡饮食最重要,

当然,只要是已经经过正规检验上市、非假冒伪劣的燕窝产品,无论你是出于环保角度拒绝燕窝,还是为了心身愉悦大吃特吃,我都尊重个人的选择,你开心就好咯。

,其中提到的「冬虫夏草属中药材,不属于药食两用物质」让许多人困惑:为什么冬虫夏草是药材而不属于药食两用物质?

让我们从食、药、药食两用说起。

任何吃的东西,核心都是「安全」和「有效」。

如果不考虑感官享受,从使用价值的角度说,一种东西能不能吃、该不该吃,核心都是「安全」和「有效」的权衡 。「安全」是指这种东西吃了之后不对身体产生伤害,「有效」是指吃了之后对身体产生好处。

食物:提供营养,安全优先

食物的「有效」是提供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满足这种需求的物质我们称为「营养成分」,通常分为六大类: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膳食纤维不提供能量,也不提供人体需要的物质,但对于人体的健康运行很重要,而且每天的需求量大,现在也有学者把它作为「第七类营养成分」。

对于人体来说,营养成分需要持续摄入。营养成分的缺乏会影响健康,补充之后身体一般就恢复正常。而没有任何一种食物是非吃不可的。任何一种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都可以通过其它食物得到。比如蛋白质,牛奶、鸡蛋、肉类、大豆等等,都可以提供;碳水化合物,大米、小麦、土豆、玉米等等,都能满足……

食物对安全性的要求很高。因为它们可以不限量随便吃,所以需要考虑「即便是吃得最多的人,也不会因为它而危害健康」。所以,新的食物原料、食品添加剂和加工助剂要想获得批准,所需要的安全审核极为严格。

药物:有效与风险权衡

药物是治疗疾病的特定物质。它的「有效」,是指能够预防、治疗或者减轻某种特定的疾病。当人体不存在这种疾病时,药物对人体就没有意义。

而药物的「安全」,是指它对于人体可能产生的有害作用明确、可控,并不需要像食物那样「长期大量食用也不会产生危害」。也就是说,药物对安全性的要求比食物要低。

在现代医学里,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实验流程来确认。在「能治疗什么」和「可能产生什么不良反应」之间,由医生来权衡是否应该使用。一些安全性很高的药物,可以作为非处方药,方便消费者自行购买使用。而可能的副作用比较大的药物,就需要作为处方药,由医生来权衡该不该用、如何用了。

药食两用:「可能有药效」的食物

药食两用这个概念来自于传统医学。其实在传统医学中,任何食物甚至非食物都可能「入药」。在人们对人体和疾病认识极为有限的古代,连猜带蒙地用身边各种物质来「治病」是不得已的选择,也完全应该得到今人的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的食物都可以「药食两用」。

当前,,既可以当作食品原料用于各种食品,又可以当作药物治疗疾病的物质。这类物质首先要满足对于食品的安全性,然后也要满足对于药物的有效性——满足了这两条,也就同时满足了对于食物和药物的要求。

需要强调的是,「药食两用」中的药效只是基于传统医学的认识,并不是现代医学意义上的「有效」。对「药食两用物质」,更现实理性的态度是:基本上吃了没啥害,喜欢吃就吃点吧,不喜欢吃也别勉强;但真要病了,最好也别指望它。

冬虫夏草,功效不靠谱,安全性低

冬虫夏草之所以被吹捧,是因为它「冬为虫,夏为草」的特征——古人相信「非常之物必有非常之效」。尤其是当年马家军连破世界记录震惊世界,马俊仁宣称的马家军饮食秘诀「鳖精」和「虫草」,自然也就格外引人关注,国外科学界也有一些机构研究虫草的功效。

然而,悉尼奥运会前夕,马家军突然放弃参赛,让西方对马俊仁的「鳖精虫草说」充满质疑,对虫草的研究兴趣也逐渐消退。而最近曝出的马家军服药内幕,更让当年的「鳖精虫草神话」成了笑话和骗局。

在目前的科学文献中,对虫草的研究大多数都是中国人做的,研究水平基本上出于「成分识别」的层次。在科学上,识别出某些成分,到证明它对细胞有效,再到动物实验有效,最后到人体实验有效,每一步都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可以说,虫草的研究,经过了这么多年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没有走得更远,是因为没来得及,还是因为走不下去所以讳莫如深,就只有业内人士才知道了。

功效不靠谱,,可见安全性也无法满足食品的要求,不能进入「药食两用物质」名单也就顺理成章了。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福建水产设备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