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蛋白过敏|几种不容忽视的症状

2023-05-10 14:56:27

                                         牛奶蛋白过敏

      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及生活环境的改变,变应性疾病发病率逐年提高。牛奶在婴儿食谱中是最普遍、最富营养的饮品,但婴儿饮用牛奶有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在欧美发达国家,婴儿牛奶过敏发生率为 2.0% ~7.5%[1]。我国目前尚无确切的统计学数据,但临床变应性疾病患儿越来越多。

    牛奶蛋白过敏(cow's milk protein allergy,CMPA)是指由牛奶蛋白引起的异常或过强的免疫反应,纯母乳喂养的婴儿也可能发生牛奶蛋白过敏,患病率为 2%~3%,常见于 2 岁以下婴幼儿。

                       牛奶蛋白过敏的主要原因


      牛奶过敏是婴幼儿最常见的食物过敏问题,发病率高。其发病原因复杂,主要有:

1. 婴幼儿肠道屏障发育的不成熟和免疫系统发育的不完全。

2. 肠道环境对食物过敏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3. 牛奶蛋白的高抗原性。 

4. 室内烟草烟雾暴露。

5. 遗传因素。

                           牛奶蛋白过敏常见的临床表现

        牛奶蛋白过敏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累及多个系统。轻症影响患儿皮肤及夜间睡眠情况,重症对多个脏器功能有影响,甚至出现生长发育滞后,最常见的是消化系统症状、皮肤黏膜症状和呼吸系统症状。

1. 胃肠道症状

    恶心、呕吐、溢奶、拒奶、腹泻、肠胀气、肠痉挛等。腹泻多为水样便、稀糊状不消化便,少数带有血丝,甚至肉眼血便。


2. 皮肤黏膜症状


    皮肤瘙痒、湿疹、荨麻疹,嘴唇、舌、面部、咽部水肿等。其中湿疹为牛奶蛋白过敏患儿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反复发作,伴瘙痒,重者影响睡眠。急性荨麻疹也比较常见,特点是在摄入牛奶后几分钟迅速出现症状,表现为皮肤瞬时的瘙痒并伴红斑,多出出现在脸部和食物接触部位。

3. 呼吸道症状

    表现为流涕、喷嚏、鼻塞、咳嗽、喘息,咳喘很少单独表现,大多数合并湿疹。


4. 其他症状

如缺铁性贫血、生长发育落后、低蛋白血症等。

 

                                                                     预防


  1. 母乳喂养

        单纯母乳喂养或混合喂养的婴幼儿也可能发生牛奶蛋白过敏,其原因可能是母亲在哺乳期摄入食物,食物的活性片断可以通过母亲的乳汁分泌使乳儿摄入,从而出现免疫反应。

        与纯母乳喂养的患儿相比,混合喂养、人工喂养的患儿所占比例明显增高,提示出生后单纯母乳喂养 4~6 个月的婴儿,可降低牛奶过敏的发生风险。母乳能促进婴儿免疫系统发育,保护消化道黏膜屏障。

         母乳喂养是诱导婴儿口服免疫耐受的最佳方式,普通牛奶配方蛋白的特征可能会增加致敏的风险。同时就哺乳期婴幼儿的营养而言,母乳喂养是金标准,提倡生后母乳喂养至少要持续 4 个月。一旦母乳喂养的婴幼儿确诊为牛奶过敏后,主要是通过回避变应原进行治疗。

2. 针对儿童的预防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婴儿出生后 6 个月内纯母乳喂养,出生 4~6 个月应避免接触固体食物以预防过敏性疾病。但有研究发现,4~6 个月添加固体食物对过敏具有保护作用,认为 4~6 个月时期是生命早期建立口服耐受的关键时期,关键窗口期添加辅食的同时,继续母乳喂养、添加益生菌都有利于耐受的形成。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福建水产设备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