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甘膦与草铵膦

2023-05-10 14:56:27

草铵膦与草甘膦,只是一字之差,而且如果不仔细分辨的话,还真分不清楚。小编今天就草铵膦和草甘膦的区别总结如下,仅供大家参考。

1、作用方式不同

草甘膦是甘氨酸类,作用机理——抑制烯醇丙酮基莽草素磷酸合成酶,蛋白质合成受阻;草甘膦为内吸传导型广谱灭生性除草剂,通过茎叶传导到地下部,对深根杂草的地下组织破坏力强,能达到一般农业机械无法达到的深度。

草铵膦是膦酸类,作用机理——积铵触杀,抑制谷氨酰胺合成。草铵膦为膦酸类非选择性传导型除草剂,通过抑制谷氨酸合成酶这一植物的重要解毒酶作用,导致植物体内氮代谢紊乱,铵过量积累,叶绿体解体,从而使植物光合作用受抑制,最终导致杂草死亡。

2、传导方式不一样

草甘膦是内吸传导灭生;

草胺膦是半内吸或内吸很弱无传导的触杀灭生。

3、除草效果不一样

草甘膦一般要7~10天见效;

草铵膦一般为3天(正常气温)。

从除草速度、除草效果、控制杂草再生时期等方面看,草铵膦的田间表现都很优异,随着草甘膦、百草枯的抗性杂草越来越严重,农民会因草铵膦卓越的防效及良好的环保性能而很易接受。对生态要求更安全的茶园、农场、绿色食品基地等,对草铵膦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4、除草范围不同

草甘膦对160多种杂草有防除作用,包括单子叶和双子叶、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和灌木等植物,但它对部分多年恶性杂草防除效果不理想。对抗性恶性杂草如牛筋草、小飞蓬等,草甘膦效果不是很明显;草甘膦一般不能用于浅根或根系暴露在外的作物如香菜、胡椒、葡萄、木瓜等;

草铵膦为广谱、触杀型、灭生型、非残留除草剂,使用范围很广,草胺膦可以用在所有作物(只要不喷到作物上即可,行间施药要加装盖或罩)。采用杂草茎叶定向喷雾处理,几乎可以用于宽型种植的果树、中耕作物、蔬菜和非耕地的杂草防除;能快速杀死100种以上的禾本科和阔叶杂草,特别是对耐受草甘膦的部分恶性杂草如牛筋草、马齿笕、小飞蓬等效果非常好,成为禾本科与阔叶杂草的克星。

5、安全性能不同

草甘膦一般药7天才播种移栽(一般需要草死亡厚播种,草甘膦入土后很快与铁、铝等金属离子结合而失去活性,对土壤中潜藏的种子和土壤微生物无不良影响.);草甘膦是一种灭生性除草剂,使用不当会给农作物到来安全隐患,特别是用其防除田埂或果园杂草时,最易出现漂移药害。要强调的是,草甘在果树林譬如柑橘园使用时,对根系还是有破坏的,长期使用会导致果树黄化等现象。

草铵膦在1~4天即可播种移栽。草铵膦低毒、安全、快速、环保、追肥增产,对土壤、作物根系和后茬作物无影响,持效期长,几乎适用于所有作物除草,在土壤中易降解,对作物安全,不易漂移,更适用于在敏感期或雾滴漂移无法完全避免的玉米、水稻、大豆、茶园、果园等的除草使用。

6、两者前景如何?

草甘膦所面临的核心问题,是抗药性。因着草甘膦的高效、低价、人体代谢快等优势,草甘膦距离被市场自由淘汰尚且有很长一段时间。针对草甘膦的抗药性问题,目前混配使用是一个不错的对策。

草铵膦市场前景良好,增长迅速,但产品生产技术难度也较高,工艺路线也复杂,国内仅有极少公司能规模化生产。

7、草甘膦和草铵膦混配

选择一种或多种互补除草剂品种复配,是防除抗或耐草甘膦杂草和延缓抗性发展的有效途径,国内外均有草甘膦复配产品的研发与登记。开展草甘膦和草铵膦混配研究,主要基于以下方面的原因:

一是草甘膦为内吸传导型慢性广谱灭生性除草剂,草铵膦为触杀型除草剂。两者化合物类型、作用机理不同,复配理论上可行。

二是草甘膦和草铵膦复配可以提高杂草防治效果、扩大杀草谱,弥补草甘膦杀草谱的不足,对耐受草甘膦的部分恶性杂草如牛筋草、小飞蓬等效果好。

三是草铵膦性能优异,但价格昂贵,目前,草铵膦原药价格约是草甘膦价格的10倍,而且其产量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两者混配能降低用药成本。

四是草甘膦需要内吸传导到杂草体内才会发挥作用,在除草速度上较慢,一般7 d左右出现明显症状,温度低时作用速度更慢;而草铵膦属触杀型,除草速度快,一般2~3 d出现明显症状,受温度影响较小,因此,两者混配提高除草速度,符合农业生产者的传统心理预期。

据资料显示,早在2001年,加拿大已批准数个草甘膦和草铵膦复配产品登记,日本和中国等目前已有草甘膦和草铵膦复配专利。


(文章来源:孟葆隆大农业、农药第一网整理)

科赛速瑞达实验效果






科赛基农,创造轻松生活!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福建水产设备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