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Comm |高福院士团队揭示MERS-CoV和SARS-CoV 刺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2023-05-10 14:56:27


日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施一研究员和生物物理研究所章新政研究员合作,解析了近原子分辨率的MERS-CoV和SARS-CoV三聚体刺突蛋白(Spike glycoprotein,S)的电镜结构,与之前发表的其它冠状病毒S蛋白相比,他们发现这两种高致病性病毒存在自由的受体结合区,更有利于S蛋白和宿主受体的结合,并为后续广谱性抗体和疫苗设计提供了关键的三维结构图谱。相关研究成果4月10日在线发表于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标题为“Cryo-EM structures of MERS-CoV and SARS-CoV spikeglycoproteins reveal the dynamic receptor binding domains”。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是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之后出现的又一个高致病性冠状病毒,已波及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威胁世界公共卫生安全的又一严峻挑战。病毒侵入宿主始于病毒表面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MERS-CoV、SARS-CoV中,病毒囊膜上的刺突蛋白负责结合受体,决定病毒入侵宿主的能力及组织特异性,是开发预防及治疗冠状病毒引发疾病的药物或疫苗的重要靶向物。


研究人员利用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近原子分辨率的MERS-CoV和SARS-CoV 三聚体S蛋白的融合前构象结构,分辨率分别为3.7Å和3.2Å。这两种高致病性冠状病毒三聚体S蛋白整体结构与已报道的冠状病毒类似,但其受体结合区(RBD)与其他冠状病毒有明显差异。研究者捕获到MERS-CoV和SARS-CoV两种状态的RBD,一种是包埋状(buried)(即为横卧状态,lying state),另一种是暴露状(exposed)(即站立状态,standing state)。已报道的冠状病毒RBD几乎都是包埋状;而MERS-CoV和SARS-CoV均存在暴露状,这种状态的RBD有利于受体的结合,为病毒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机制的阐明提供了理论基础。



另外,研究人员利用X射线晶体学方法首次解析了MERS-NTD和SARS-NTD的结构。S蛋白的N端结构域(N-terminal domain, NTD)在一些冠状病毒中可以结合糖或者受体分子,帮助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粘附和入侵。但是MERS-NTD和SARS-NTD的结构与功能此前却不清楚。该研究发现这两种病毒NTD独特的糖结合区决定它们不能像有些冠状病毒NTD一样结合糖分子来完成病毒对细胞的粘附作用。此外,S蛋白的NTD和RBD在结构上相邻,因此NTD也有作为中和性抗体作用靶点的潜力。


对感染人的六种冠状病毒序列保守性分析发现,融合肽、七肽重复区1(HR1)以及中心螺旋作为相对保守且易于接近的区域,是寻找开发广谱性中和性抗体和抑制剂的理想位点。全长S蛋白三聚体结构的解析对于认知MERS-CoV和SARS-CoV的致病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靶向病毒侵入过程的特异性药物研发和疫苗设计的实践也至关重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联合培养博士生袁园,生物物理所曹端方博士,微生物所博士研究生、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艳芳,生物物理所马军博士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和施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章新政研究员,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该项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项目、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青年千人计划、国家重点研究和发展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Abstract:The envelope spike (S) proteins of MERS-CoV and SARS-CoV determine the virus host tropism and entry into host cells, and constitute a promising targe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ophylactics and therapeutics. Here, we present high-resolution structures of the trimeric MERS-CoV and SARS-CoV S proteins in its pre-fusion conformation by single particle cryo-electron microscopy. The overall structures resemble that from other coronaviruses including HKU1, MHV and NL63 reported recently,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receptor binding domain (RBD). We captured two states of the RBD with receptor binding region either buried (lying state) or exposed (standing state), demonstrating an inherently flexible RBD readily recognized by the receptor. Further sequence conservation analysis of six human-infecting coronaviruses revealed that the fusion peptide, HR1 region and the central helix are potential targets for eliciting broadly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本文由施一研究员团队供稿)


本期编辑:胚芽鞘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福建水产设备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