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王其灼先生

2023-05-10 14:56:27


王其灼先生小传

 王其灼,19223月出生,福建省福州市人,建国会会员,先后任徐汇区、宝山县政协委员。1946年毕业于国立厦门大学化学系,曾在上海生化药厂、上海生机药物化学厂任职。1957年进入上海医工院,曾被错划为右派,尚幸留职本院,得以学以致用,毕生从事合成药物工艺研究工作。曾任合成药物研究室主任、院学术委员会顾问,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委会医药行业评审组评委,国家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评审组评委,硕士生导师。19921986~2008年兼任《中国医药工业杂志》主编。

 

从温州到上海

王其灼出生于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童年在家延师念四书五经等古汉语,13岁从温州来到上海,进入群化小学是“跨级生”(英语三年级,语文六年级,其余四年级)。作为初小毕业,续经南洋小学和正始中学,才考入南洋模范中学初中二年级。1942,他潜返福建,以南模高二的同等学历资格考入当时在长汀的国立厦门大学。大学中,他为人、做事、治学,深受导师傅鹰先生和校长萨本栋先生的影响,并对自然科研激发起无比的兴趣,埋头苦读,不仅打下了扎实的化学基础,还辅修生物学。

 

从私营业主到科研专家

1946年秋,王其灼大学毕业进入上海生化药厂研究部工作,逐渐熟悉药物中间体的合成,在蛋白质水解和氨基酸分离检测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48年创办了生机药物化学厂并担任厂长,用新工艺生产抗结核药对氨基水杨酸钠。其后增加二十余种小品种原料药生产。他仅用几年时间就将一个默默无名的小药厂办成了小有知名度的企业。1955年被推举为上海制药工业同业公会技术业务委员会副主任,同时担任上海中国药学会《药品规范》原料药部分的编订。1956,、。

1956年下半年调入上海医工院合成药物研究室,成为筹备小组成员。其后先后参与了乙胺嘧啶、氯喹、胍乙啶、利眠宁、噻嘧啶、乙胺丁醇、麻醉拮抗剂3-羟基-17-烯丙基-吗啡喃(上海动物园用以捕象)等二十多个药物的工艺研制和技术改进,有丰富的科研和生产经验。特别是长期从事合成药物的工艺改进,对关键性所在总能敏感地判断并决定主攻方向,并对设计、操作环节有清晰的把握和规划,选择的合成工艺研究处处从工厂生产条件出发,经济实用。如在国内第一个研制水解蛋白质口服氨基酸制剂“爱美纳真”;最早使用发烟硫酸代醋酐法制成急救药品“β-樟脑磺酸钠”;率先研制生产对氨基水杨酸钠;抗疟药氯喹关键中间体4-羟基-7-氯喹啉酸制备改良法,采用原甲酸三乙酯参与反应,其单批收率为原法的6倍,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1964年获得国家科委工业新产品三等奖;对安定、利眠宁的关键中间体氨基酮的生产,对罗马尼亚引进的路线作了较大革新(催化量盐酸、铁粉、乙醇还原肟化一步法),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原路线的优点,也为国内“二氮杂”类安定药物的开发打下了基础;抗结核药乙胺丁醇,采用成品缩合新工艺,将原有收率从65%提高到85%,技术指标达到国际水平,被国内所有几家药厂采纳, 1983年获得国家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对于毕生从事的科学研究,王其灼总结成一句戏语:“嘴里吃一块肉,筷子夹一块肉,眼睛还要盯一块肉。”以此告诫年轻的科研人员,务必经常阅读新书刊,了解药物化学合成情况,既要有相关知识的积累与更新,更要有长远的眼光及敏锐的分析判断和实验动手能力。

 

从实验室到教室

王其灼一贯治学严谨,作为我院合成药物研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之一,为人坦率诚恳,诲人不倦,不仅获得多项科研成果,而且促进了药厂交流,培养了一批药学科研人才,是中青年科研人员和研究生的良师。他曾自制了一套工艺卡片供大家分享。他曾在南京药学院(现中国药科大学)和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作专题讲授“略论合成药物的工艺研究”,并受聘担任华东化工学院化学制药专业的兼职教授。同时他80多岁还兼任《中国医药工业杂志》主编工作,对提高期刊质量,倾注了大量心血。一直工作到2009年才开始退休生活。并以90岁高龄著有《九秩回眸》,分随笔和科研各一册。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福建水产设备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