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盛泽VS嘉兴王江泾:这些年,江浙两大纺织重镇之间的“恩怨”……

2023-05-18 23:00:13

这些年,江浙两大纺织重镇(苏州盛泽与嘉兴王江泾)之间的恩恩怨怨…



从西往东流过吴江区盛泽镇的麻溪港,从太平桥下横穿苏嘉公路后进入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进而汇入京杭运河。


站在两省交界处的太平桥上,只见麻溪港河水平缓地流动着,两岸的湖荡里停泊着三三两两的渔船,点点白鹭在水面上悠闲地滑翔,一派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象。


时光倒溯16年,这条河上发生了一件震惊全国的大事——2001年11月22日凌晨,王江泾一带的村民自筹资金100万元,动用8台推土机、数万只麻袋,自沉28条水泥船,截断麻溪港以拦阻来自盛泽方向的污水,。这起事件后来被称为民间“零点行动”。


时隔16年,吴江区水利局水资源办公室副主任吴建斌对“1122事件”仍记忆犹新,他介绍,那时,盛泽镇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还没得到有效处理,通过水泵直接排进麻溪港,进而流到下游的王江泾,给当地渔民造成了损失,于是对方发起了民间“零点行动”。据悉,除了堵河,嘉兴渔民们还曾把大量的死鱼堆在盛泽镇政府门口。


因为河水,吴江和嘉兴成了“冤家”。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16年后,还是因为河水,这对“冤家”如今变成了“亲家”。


2017年苏州市《关于全面深化河长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正式实施,从市委书记、市长,到村委会主任,四级河长网络将覆盖苏州2万多条河道。江苏河网密布、水系众多,管理难度颇大。应运而生的"河长",成为每一条河道的"监护人"。当下,江苏全省正在系统推进治水,夯实河长职责。近日江苏《新春走基层》栏目,带我们一起去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看看发生在那里的治河故事。



张晓峰,今年56岁,是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的一名村级河长。早上9点,他开始了第525次巡河。



张晓峰:“ 这个是我分管的河段,但这个河段有点特殊。河的北岸都是我们江苏的,河的南岸是浙江的。”


记者:“所以这条河一分为二了?”


张晓峰:“ 对。”



老张说,像这样的跨省河在当地有15条。作为丝绸名镇,盛泽的纺织印染厂林立。早些年,由于缺乏环保意识,交界河成了臭水沟,两岸居民怨声载道,治水成了当务之急。


在老张看来,向内河"开刀"才是治理交界河的第一步。跑遍村里所有内河后,他手绘了一张河道图。



张晓峰:“有斜杠的地方就是污染严重的,擦掉的就是通过我们河长制治理以后,慢慢改变了河水污染。”


记者: “怎么想着要自己画张图?”


张晓峰:“ 这个方便管理。”



丁家坝桥附近工厂多、管网复杂,被老张在图上标注为重点巡河区域。一到现场,他一闻断面气味,二观桥底管网,三看两岸排口。很快,他在桥边发现一根老化的工业用水管道出现渗漏,赶紧记下来,再打电话联系维修,二十多分钟后,维修工人赶到现场。


记者:“每一次巡河发现问题之后都是这样来解决?”



张晓峰:“对, 每个(部门)的配合都是不错的。因为有政府协调。”


老张告诉我们,起初村里60%的内河水质都是劣五类。通过污水纳管、引入活水、强化管理后被逐一销号。记的问题也从每次满满3、4页纸,减少到现在半页不到。



内河治理初见成效,盛泽镇的河长们把目光转向交界河管理。半年多前,他们和对岸浙江嘉兴王江泾镇一拍即合,搞起"联合河长制"。33人的跨省河长群里,大家交叉巡河,发现问题拍照留言,互通有无。下午,老张又驱车前往王江泾镇。



在联合巡河的现场,浙江河长提出交界河淤泥严重的问题。40多年没有清淤的交界河,淤泥足足堆了1.5米深。大家集思广益,浙江河长想出两套清淤方案,江苏河长主动提出联系环保企业,用捞上的淤泥变废为宝,制成节能砖。老张说,为了治河,以前双方会争得面红耳赤,推行"联合河长制"后,现在更多的是默契。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圣塘村村级河长 张晓峰:“(过去)第一没有人管,第二有人管也管不好,因为可以推诿嘛。”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四位一体办公室主任 孙琪:“(现在)互相之间有事及时沟通,我们从原来的‘冤家’变成‘亲家’了。”




"联合河长制"的成绩有目共睹,去年8月,交界河江苏段水葫芦泛滥,浙江河长主动调来设备增派人手。原本半个月的工作量,3天就完成了。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居民:“现在的水质好了,现在小鱼也有了。”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居民:“看着这河心里也舒服。”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圣塘村村级河长 张晓峰:“我感觉看到今天的水(变清),听到老百姓的赞誉我感觉是很快乐的。作为一名基层河长肯定要继续干下去。”


区划是“死”的,河水是“活”的“唯有合作,才能共享一河清水”


这对“冤家”是如何变成“亲家”的?过去的16年中发生了什么?


盛泽镇综合执法局环保科负责人张晓昊告诉记者,“1122事件”后两地的关系,经历了“僵持—戒备—喝喝茶—聊聊合作—建立互信”的发展过程。


“‘1122事件’发生后,吴江和盛泽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进而痛下决心治理污水。”张晓昊介绍,盛泽镇把所有印染企业的污水处理设备收归政府,投入巨资成立水处理发展公司,23家印染企业的工业污水全部实现集中处理,进而将30多个喷水织机污水处理站点也并入水处理发展公司;生活污水治理方面,镇区先后建起了2个生活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分别达到2万吨和3万吨,目前还有一个日处理能力5000吨的生活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各村也都添置了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全镇的生活污水处理率超过90%。


“盛泽镇政府每年用在治水上的资金高达三四亿元,”张晓昊说,现在从盛泽流入嘉兴的各条河道水质已全部达到4类水标准,部分指标达到3类水标准,这样的水质已经能够满足“下河游泳”的要求了,我们还向嘉兴“方面承诺,到十三五期末,从盛泽流出去的水基本达到3类水标准。”在“治污”的基础上,盛泽还加大“控污”力度,推广工业“中水”回收使用,目前每天回收使用的“中水”2万多吨,到2020年,要实现30%的中水回收使用。


曾参与16年前民间“零点行动”的嘉兴王江泾镇西雁村老书记陆阿弟表示,近几年来,从吴江流过来的河水越来越清,养鱼已经没有问题。


越来越清的河水,让张晓昊有了和嘉兴同行们“喝喝茶聊聊合作”的底气。2012年6月13日,吴江与秀洲区两地环保部门正式启动边界环境联合交叉执法,在省界两侧各两公里范围内,两地的环保部门可以事先不打招呼在对方的行政区划内独立开展调查取证工作,调查结果可以直接作为对方的执法依据;对于在省界附近“打游击”的违法排污单位,双方联合进行查处。


吴江区水利局副局长孙建忠说,吴江和嘉兴两地的水系相互连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行政区划是“死”的,而河水却是“活”的,两地只有密切合作,才能共享优质水环境。



这些年,江浙两大纺织重镇(苏州盛泽与嘉兴王江泾)之间的恩恩怨怨…



从西往东流过吴江区盛泽镇的麻溪港,从太平桥下横穿苏嘉公路后进入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进而汇入京杭运河。


站在两省交界处的太平桥上,只见麻溪港河水平缓地流动着,两岸的湖荡里停泊着三三两两的渔船,点点白鹭在水面上悠闲地滑翔,一派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象。


时光倒溯16年,这条河上发生了一件震惊全国的大事——2001年11月22日凌晨,王江泾一带的村民自筹资金100万元,动用8台推土机、数万只麻袋,自沉28条水泥船,截断麻溪港以拦阻来自盛泽方向的污水,。这起事件后来被称为民间“零点行动”。


时隔16年,吴江区水利局水资源办公室副主任吴建斌对“1122事件”仍记忆犹新,他介绍,那时,盛泽镇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还没得到有效处理,通过水泵直接排进麻溪港,进而流到下游的王江泾,给当地渔民造成了损失,于是对方发起了民间“零点行动”。据悉,除了堵河,嘉兴渔民们还曾把大量的死鱼堆在盛泽镇政府门口。


因为河水,吴江和嘉兴成了“冤家”。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16年后,还是因为河水,这对“冤家”如今变成了“亲家”。


2017年苏州市《关于全面深化河长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正式实施,从市委书记、市长,到村委会主任,四级河长网络将覆盖苏州2万多条河道。江苏河网密布、水系众多,管理难度颇大。应运而生的"河长",成为每一条河道的"监护人"。当下,江苏全省正在系统推进治水,夯实河长职责。近日江苏《新春走基层》栏目,带我们一起去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看看发生在那里的治河故事。



张晓峰,今年56岁,是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的一名村级河长。早上9点,他开始了第525次巡河。



张晓峰:“ 这个是我分管的河段,但这个河段有点特殊。河的北岸都是我们江苏的,河的南岸是浙江的。”


记者:“所以这条河一分为二了?”


张晓峰:“ 对。”



老张说,像这样的跨省河在当地有15条。作为丝绸名镇,盛泽的纺织印染厂林立。早些年,由于缺乏环保意识,交界河成了臭水沟,两岸居民怨声载道,治水成了当务之急。


在老张看来,向内河"开刀"才是治理交界河的第一步。跑遍村里所有内河后,他手绘了一张河道图。



张晓峰:“有斜杠的地方就是污染严重的,擦掉的就是通过我们河长制治理以后,慢慢改变了河水污染。”


记者: “怎么想着要自己画张图?”


张晓峰:“ 这个方便管理。”



丁家坝桥附近工厂多、管网复杂,被老张在图上标注为重点巡河区域。一到现场,他一闻断面气味,二观桥底管网,三看两岸排口。很快,他在桥边发现一根老化的工业用水管道出现渗漏,赶紧记下来,再打电话联系维修,二十多分钟后,维修工人赶到现场。


记者:“每一次巡河发现问题之后都是这样来解决?”



张晓峰:“对, 每个(部门)的配合都是不错的。因为有政府协调。”


老张告诉我们,起初村里60%的内河水质都是劣五类。通过污水纳管、引入活水、强化管理后被逐一销号。记的问题也从每次满满3、4页纸,减少到现在半页不到。



内河治理初见成效,盛泽镇的河长们把目光转向交界河管理。半年多前,他们和对岸浙江嘉兴王江泾镇一拍即合,搞起"联合河长制"。33人的跨省河长群里,大家交叉巡河,发现问题拍照留言,互通有无。下午,老张又驱车前往王江泾镇。



在联合巡河的现场,浙江河长提出交界河淤泥严重的问题。40多年没有清淤的交界河,淤泥足足堆了1.5米深。大家集思广益,浙江河长想出两套清淤方案,江苏河长主动提出联系环保企业,用捞上的淤泥变废为宝,制成节能砖。老张说,为了治河,以前双方会争得面红耳赤,推行"联合河长制"后,现在更多的是默契。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圣塘村村级河长 张晓峰:“(过去)第一没有人管,第二有人管也管不好,因为可以推诿嘛。”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四位一体办公室主任 孙琪:“(现在)互相之间有事及时沟通,我们从原来的‘冤家’变成‘亲家’了。”




"联合河长制"的成绩有目共睹,去年8月,交界河江苏段水葫芦泛滥,浙江河长主动调来设备增派人手。原本半个月的工作量,3天就完成了。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居民:“现在的水质好了,现在小鱼也有了。”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居民:“看着这河心里也舒服。”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圣塘村村级河长 张晓峰:“我感觉看到今天的水(变清),听到老百姓的赞誉我感觉是很快乐的。作为一名基层河长肯定要继续干下去。”


区划是“死”的,河水是“活”的“唯有合作,才能共享一河清水”


这对“冤家”是如何变成“亲家”的?过去的16年中发生了什么?


盛泽镇综合执法局环保科负责人张晓昊告诉记者,“1122事件”后两地的关系,经历了“僵持—戒备—喝喝茶—聊聊合作—建立互信”的发展过程。


“‘1122事件’发生后,吴江和盛泽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进而痛下决心治理污水。”张晓昊介绍,盛泽镇把所有印染企业的污水处理设备收归政府,投入巨资成立水处理发展公司,23家印染企业的工业污水全部实现集中处理,进而将30多个喷水织机污水处理站点也并入水处理发展公司;生活污水治理方面,镇区先后建起了2个生活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分别达到2万吨和3万吨,目前还有一个日处理能力5000吨的生活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各村也都添置了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全镇的生活污水处理率超过90%。


“盛泽镇政府每年用在治水上的资金高达三四亿元,”张晓昊说,现在从盛泽流入嘉兴的各条河道水质已全部达到4类水标准,部分指标达到3类水标准,这样的水质已经能够满足“下河游泳”的要求了,我们还向嘉兴“方面承诺,到十三五期末,从盛泽流出去的水基本达到3类水标准。”在“治污”的基础上,盛泽还加大“控污”力度,推广工业“中水”回收使用,目前每天回收使用的“中水”2万多吨,到2020年,要实现30%的中水回收使用。


曾参与16年前民间“零点行动”的嘉兴王江泾镇西雁村老书记陆阿弟表示,近几年来,从吴江流过来的河水越来越清,养鱼已经没有问题。


越来越清的河水,让张晓昊有了和嘉兴同行们“喝喝茶聊聊合作”的底气。2012年6月13日,吴江与秀洲区两地环保部门正式启动边界环境联合交叉执法,在省界两侧各两公里范围内,两地的环保部门可以事先不打招呼在对方的行政区划内独立开展调查取证工作,调查结果可以直接作为对方的执法依据;对于在省界附近“打游击”的违法排污单位,双方联合进行查处。


吴江区水利局副局长孙建忠说,吴江和嘉兴两地的水系相互连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行政区划是“死”的,而河水却是“活”的,两地只有密切合作,才能共享优质水环境。
















往期精彩历史文章

纺织外贸注意:南非、日本对纺织品及相关商品进行进口限制!

某纺织老板和客户的聊天记录被曝光!过年了,记得还钱!












点击阅读原文会有惊喜哦


源:江苏新时空、化纤头条

整理:中国轻纺原料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福建水产设备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