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大海”搬进工厂里 厦企瞄准循环水养殖

2023-05-18 23:00:13

您有没有吃过工厂里“喝”着循环水、“吸”着充足的氧气、“吹”着空调长大的鱼?海沧就有这样一家企业,他们把“大海”搬进了厂房里,在厂房里养起了各种各样的鱼。厦门新颖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永南2012年才下海经商,创业项目是原本不受人们关注的生态水产养殖业,如今却经营得有声有色。

 

  1、1吨水就能养100公斤鱼

  传统的池塘养鱼,1吨水只能养大概10公斤的鱼,循环水的方法占地面积比传统方式要小很多,能节省大概90%的土地。

  “如今现代化养鸡、养猪的技术都很成熟,可规模化水产养殖的技术却一直不太成功。”林永南说,他自己一直在想,有没有比较好的技术、设备,可以解决传统水产养殖业产能落后、设备陈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问题。

  2013年,林永南从德国引进了一套智能化生态型循环水养殖系统集成技术,并采用这一技术建成了成套的养殖设备,适用于大面积、大型水产养殖园区的开发和利用,还能实现海水、淡水多个品种的养殖。

  在林永南的工厂里,没有鱼池、鱼塘,取而代之的是两个标准化的生产车间。各种鱼类就养在一个个类似长方形大澡盆的绿色玻璃钢容器——鱼槽里。而且这些绿色鱼槽是可以一层层叠加。有两层鱼槽叠加的,分别养海水鱼、淡水鱼;也有六层鱼槽叠加的,比如,养海参的。在同一个车间里,各种鱼是可以独立隔离,分别养殖的。

  “这样养鱼,省水省地方。”林永南说,传统的池塘养鱼,1吨水只能养大概10公斤的鱼,而现在采用工厂化循环水的养殖方法,1吨水可以养80公斤到100公斤的鱼,占地面积比传统方式要小很多,能节省大概90%的土地。林永南告诉记者,每一个鱼槽大概有4吨多的水,可以养400到500公斤鱼,在他一个占地不大的车间里,大概有上下40个鱼槽,也就是说,一个养殖周期,他的一个车间就可以供应20吨左右的鱼类。

  “我们的水也是要经过循环处理的。”林永南介绍说,有了水的循环处理系统,他们每天只需更换5%的水量,比传统养殖节水达95%以上。“而且,对于渔民来说,这种工厂化的养殖,不受台风、赤潮等自然灾害影响,水是每天循环过滤后使用的,不易滋生病虫害,不用撒药,所以养殖的风险小了许多。”

  2、鱼儿吹着空调长大

  循环养殖产业工厂化之后,工作人员可以坐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上班。现在20多个雇员,有不少是集美水产学院的毕业生。

  很多水产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不愿从事水产养殖业,是因为传统水产养殖环境不仅脏、乱、臭,而且工作强度大,非常辛苦。林永南说,养殖产业工厂化后,大家可以吹着空调坐在办公室里上班。“包括投料、厂房监控,都可以通过电脑来完成。工厂里没有恶臭,没有异味,工作环境很舒适。”林永南说,在他的公司里,现在只有20多个雇员,有不少就是集美水产学院的毕业生。

  不仅工人是吹着空调上班,车间鱼槽里的鱼类也是吹着空调长大的。林永南说,车间可以根据不同鱼类最适合生长的温度来设定,恒定的温度最适宜鱼的生长。在这种条件下养的鱼存活率高,生长周期短。养殖的鱼槽不像湖泊,随便一个湖、池的面积就有几十亩,因为体积小,方便每天监控水质,一旦出现水质不达标,可以及时做出调整。

  记者在车间里看到,密密麻麻的鱼儿,正在鱼槽里快活地游来游去,每条鱼都已经长到二十厘米大小。林永南说,这些鱼只长了半年多,体重就可以达到售卖的标准了,比传统养殖方法提前了近一半时间。“这种养殖的办法,还能根据客户的需求,来控制鱼的大小和交货时间。”

  林永南告诉记者,在我国,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产业化还处在起步阶段,投资运行的成本相对较高,但是,这肯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必将促进传统水产养殖业的升级换代和转型。他说,未来他的生态养殖公司,要朝全产业链的方向发展,不仅可以出售养殖的设备,还会做鱼苗等的培育,甚至参与水产品的深加工。(来源:厦门晚报)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福建水产设备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