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海水淡化领军单位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郑根江主任:我国海水淡化应用状况

2023-05-18 23:00:13

点击上方“中国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学会” 订阅哦!
它其实是以下四大权威平台的联合体(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海水淡化系列专家访谈刊登于《水处理技术》2015年第10期。本“中国海淡学(协)会”微信联合平台(含《水处理技术》编辑部)独家发布,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有需要订阅的读者,请留言本微信后台,感谢配合。)
第三届西湖国际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院士高峰论坛(2015.11.5-6,杭州)
系列独家专访
我国海水淡化应用状况
(文/《水处理技术》记者:王琪 薛立波)

【专家简介】
郑根江,男,1957年9月,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任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兼党委书记,中国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学会、中国膜工业协会海水及苦咸水淡化分会、浙江省膜产业协学会理事长。长期从事膜法水处理事业,带领团队为我国膜技术的发展和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以及工业废水回用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在他的主持下,承担了“十五”、“十一五”期间国家和省部级科技项目40余项,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浙江省海水淡化膜技术、水处理功能材料等两个重点技术创新团队等荣誉称号。
我国的淡水资源状况不容乐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海水淡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是解决我国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解决沿海及近海地区淡水资源短缺的现实选择,也是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措施,具有重大的现实和战略意义。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海水淡化的领军单位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郑根江主任。
记者
我国海水淡化发展是历程怎样的?
郑根江
我国的海水淡化技术研究,是在政府支持和国家重点攻关项目的驱动下发展起来的,1967-1969年的全国海水淡化会战,为醋酸纤维素不对称反渗透膜的开发打下了基础,70年代,国家主要对中空纤维和卷式反渗透膜组件进行了研究开发,80年代和90年代主要对反渗透复合膜进行研究开发,并开始在我国水处理行业得到了应用,经过近50年的科技攻关和工程实践,从1981年我国第一座海水淡化工程西沙200 m3/d电渗析海水淡化示范工程以及我国第一次用膜法反渗透海水淡化应该是在浙江嵊泗的嵊山岛500 m3/d吨起,到目前建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单套12,500 m3/d低温多效和10,000 m3/d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主要技术和经济指标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记者
目前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处于什么阶段?
郑根江
我国海水淡化已处于产业发展阶段,在海水膜、能量回收装置和高压泵,热法海水淡化蒸发器等关键设备及工程集成技术方面已取得较大进展,海水淡化应用规模不断扩大、成本逐步降低,大中型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国产化率达到75%以上。同时,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海水淡化,积极出台推动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培育和规范海水淡化市场。
记者
我国海水淡化的应用领域与区域分布是怎样的?
郑根江
根据中国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出版的《中国海水淡化年鉴(2014)》公布的数据看,截至2014年底,我国已建成投产的94套海水淡化装置中,44套用于市政供水,占总装置数的49.44%;42套用于工业用水,占总装置数的43.82%,其他6套,占总装置数的6.74%。从产水量看,用于市政供水的合计产水量约为335.7 kt/d,占总产水量的35.63%;用于工业用水的合计产水量约为604.6 kt/d,占总产水量的64.18%,其他1.8 kt/d,占总产水量的0.19%。其中,山东省占23 套,合计产水能力为159.9 kt/d;浙江省占33套,合计产水能力为157.5 kt/d;辽宁省占14套,合计产水能力为71.0 kt/d;河北省占7套,合计产水能力为168.3 kt/d;天津市占7套,合计产水能力为317.2 kt/d;广东省占4套,合计产水能力为51.8 kt/d;其他沿海省市占 6套,合计产水能力为16.5 kt/d。
记者
我国海水淡化的技术工艺与市场占有率前三名是哪些?
郑根江
从海水淡化所采用的方法看,反渗透和低温多效蒸馏是海水淡化工程中应用最多的方法。反渗透法以614.6 kt/d的产水量,排在第一位,约占总产水能力的65.29%;低温多效蒸馏法产水量321 kt/d 排在第二,约占总产水能力的34.07%;多级闪蒸蒸馏法产水量6.0 kt/d排在第三,约占总产水能力的0.64%。从已建成投产的装置数看,反渗透法79套,约占 84.04%,低温多效蒸馏法11套,约占11.7%;多级闪蒸蒸馏法1套,约占1.06%,其他海水淡化方法3套,约占3.19 %。
在我国已建成投产的94套海水淡化装置中,前5名总装置套数为55套,占总装置套数 61.7%。前5名依次为: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36套,占总装置套数38.3%;德国Prominent公司,7套,占总装置套数7.45 %;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7套,占总装置套数7.45%。
记者
我国最早从事海水淡化研究及生产的单位有哪些?
郑根江
1967年,国家科委组织了全国海水淡化工作会战,会战以发展海水淡化技术为主要任务,将全国在水处理、分析化学、材料化学、流体力学等各个学科的精英从各单位抽调出来,汇集至上海、青岛、天津、兰州四个会战点,集中人力、物力开展了电渗析(ED)、反渗透(RO)和蒸馏等多种海水淡化技术的研究。1970年,会战结束后的主力精英汇集杭州,在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内组建了全国第一个海水淡化研究室。在此期间,开发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其中建成了世界最大的电渗析海水淡化站——西沙永兴岛海水淡化站,并形成一些电渗析海水淡化方面的世界领军人物。新成立的海水淡化研究室是以军用为主导的纯研究型科研体制单位,着力于攻克海水淡化技术难题。随着科研体制的打破,组建了国家海洋局杭州水处理技术开发中心,2006年整体转制进入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成为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建造了我国第一个膜法反渗透海水淡化浙江嵊泗项目和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反渗透海水淡化典型单机——浙江六横岛十万吨海水淡化工程(单机1.25万吨),从国家海水淡化示范项目到国家海水淡化产业基地、国家海水淡化产业联盟牵头组织之一。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是我国膜法水处理技术研究及应用的开拓者和领航者地位,是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基石。
【结语】中国海水淡化技术在走过漫长的50年后,终于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并走上了国际舞台。面对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令人期待。
小编说
都坚持到这了,
就给自己和小编点赞,也请收藏转发分享哦~更多精彩详见左下方“阅读原文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参与协办第三届西湖国际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院士高峰论坛(同期举行首届水处理工程装备推荐暨采购商大会)请您回复微信后台"姓名+单位+联系方式"提前报名有优惠,已进入倒计时!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福建水产设备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