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修复苏州生态,我们漏听了官方之外的另一种“表白”!

2023-05-18 23:00:13



◎震欧 伟民 / 圆桌观察员




太仓浮桥,新仓村,离最近的长江岸线不到10公里。


83岁的陈老伯,种了一辈子的水稻,一年到头吃的都是自家的稻米,几乎从未有过买米来吃的经历,可最近老人家有点犯愁了。前不久,不到2岁的曾孙回老家,小家伙吃到老家的米饭,愣是吃一口吐一口。原以为是调皮,可后来换煮了新买的东北大米,小家伙就不“调皮”了。



其实,早就觉着不对劲的陈老伯,这几年一直在更换着他们家的稻种,每次还都是别人推荐的良种,但结果都大同小异,米粒粗黑,口感很差。孙子告诉他,这不是稻种有问题,而是稻田边的那条臭水沟出了问题。



同村的叶师傅,很多时候一直以喝的自来水是长江活水而自豪,但眼看着长江边的造纸厂、化工厂,块头越来越大,烟囱越来越高,心里也就越来越不踏实。



上周,在城里的女儿为他海淘了一个美国大品牌的净水器,拿滤过后的水再来泡茶,叶师傅感慨:“喝到了久违的碧螺春的老味道。”



对于生态环境的评估,这些只是来自苏州整个生态体系末端的零星触觉。没有数据,只是感官。但老百姓的环境获得感,恰恰很大一部分就是来自这样的细节,因为它们直观,好懂。



这样的末端信息,城市的管理者未必没有觉察。如果他们是一座城市的“大脑”,那么这个“大脑”就得为之运转,积极应对。



 政府端的表白 



上周五是“5•20”,这天在年轻人眼里,是浪漫的“表白日”。



就在这一天,苏州的高层召开了一个近年来声势最壮大的“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会”。据党报资深的条线记者告诉 苏州圆桌(微信号:suzhouyuanzhuo),类似的会议几乎每年都开,但今年有点不同寻常。不光是规格,除了市委市府、,在会议议程上,今年也别有新意。



以往这个会,通常的流程是,在市里的会议中心关起门来开个半天大会,下发点材料,表达动员鼓劲之意。今年,苏州市委特地安排了一整天的议程,不仅罕见地把会堂搬到了长江边的张家港,而且在集中开会之前,还密集安排了太湖苏州湾公益放鱼,沿途还在常熟、张家港两地安排了6个站点的现场考察,分别是常熟南湖荡湿地公园——江南水务公司——虞山镇福圩村——张家港黄泗浦生态园——香山生态修复工程——金港生活污水处理厂,这一圈下来,光行程就达200多公里。



所有的超常规安排,在外界看来,宁愿把它解读为是苏州主政者对于修复城市生态的一次雄心告白。



这样的奔波,很可能是为了让与会的官员们能多些触动,增广经验与见识,拿高层的话说,就是要“结合苏州实际,放大特色优势,补齐短板弱项,继续打造亮点,把苏州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向新的高度、广度和深度拓展。”



抱持着这样的初心,此次生态大会并不回避问题,特别强调要提升苏州的生态治理水平。



在谈及苏州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既有成绩之后,曲福田市长在会上同样坦陈,当前的环境质量还不尽如人意。水环境质量优于Ⅲ类的比例不足70%,城乡黑臭水体尚未彻底消除。雾霾天气频发,复合型大气污染特征明显,市民群众对空气质量的满意率仅为54.6%。



尽管苏州的全社会环保投入累计已达到2449.44亿元,占到GDP3.8%的高位,但修复“鱼米之乡”的生态肌体,任务依然严峻。这场修复,绝非朝夕之功,也不单仰仗一端之力,甚至还不是钱的问题。因此有观察人士指出,当下苏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升级之路,关键还是要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能有全新的突破。



 搞环保,我们更需要做的是“减法” 



在搞经济建设上,我们的很多官员都习惯并且擅长于做“加法”,但在搞生态文明建设上,发达国家的经验,以及越来越多的业内理性声音都在提醒我们,恰恰需要做得更多的是“减法”。



譬如以往治理河道,我们很多都会选择用混凝土和石块,砌起笔直而坚硬的石驳岸。殊不知,这样的工程,尽管投入很大,颜值很高,但恰恰与生态的目标背驰。因为密不透水的石驳岸,既堵塞了渗水滤水的通道,也堵塞了部分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空间。久而久之,生物的多样性没有了,这样的河道“活性”也就失去了,河水难免发黑发臭。



以往笔直坚硬、密不透风的水泥驳岸,被视为“生态灾难”。



日前完工的吴江七都庵港生态河道,施工中通过梯形水泥石块层层交错,垒起“会呼吸”的生态驳岸。



还有,兴师动众全面清除湖泊底泥、硬化河岸河床,其实对生物多样性同样是一种严重破坏,往往被专家们视为“生态灾难”;又如,有些湿地公园以栽种名贵树木为荣,人为地追求“一年常绿、季季有花”,在生态专家眼里,这根本不是生态建设而是毁坏生态。



当前,苏州正在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光今年内就将完成1200个村庄的治理任务。这个过程,更加需要我们以科学的理念,务实的心态来搞规划建设。

 


不同于城市,农村地广,人口分散,处理生活污水不能简单照搬城市的模式和经验。在农村“大操大办”兴建污水处理厂、敷设管道的办法,虽然“看上去很美”,但经济账、效果账都算不过来,还会成为沉重的负担。所以,因地制宜,就地解决,才是良策。



吴中区金庭镇柯家村的人工湿地项目,经其处理的农家乐生活污水,出水标准达到"一级A"。



在苏州市吴中区的金庭镇,柯家村选择了苏州德华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人工湿地技术”来治理生活污水。他们巧妙利用了附近村庄废弃的边角料土地,设计成组合型人工湿地模式,服务周围40户人家。该湿地采用了沉淀塘、污泥干化滤床、垂直流生态滤床和水平流生态滤床等技术,能够同时就地处理污水和污泥。据测算,吨水的运维费用为0.2元左右,这对于习惯精打细算的农民来说,非常实惠。该湿地自2015年10月底运营以来,80%以上的时间出水可以达到一级A标准,其余时间也稳定在一级B标准。



 一个“漏看”的考察点,反而大有看头 



苏州地处江南水乡,有着丰富的湿地资源,但在苏州德华董事长杜建强看来,在土地等资源瓶颈不断加剧的苏州,未来我们需要把湿地保护和湿地建设区分开来,尤其湿地建设需要更加突出功能化高效利用,能够承载污水处理,融入海绵城市建设,而不仅仅只是单一的景观。



梳理此次生态大会的现场考察点,圆桌观察员注意到,原本列入考察行程的“常熟新材料产业园水处理生态湿地”,因为路远时间紧,临时调整线路,最终令与会官员没能现场参访,甚是遗憾。而恰恰是这个“漏看”的考察点,反而大有看头!



常熟新材料产业园地处长江岸边,对园区出水要求较高,据德华项目事业部总经理程鹏宇介绍,德华于2013 年~2014 年,设计建设了常熟新材料产业园水处理生态湿地。



这一项目的处理规模目前为4000立方米/天,自2014 年9 月运营后,出水一直持续达到地表Ⅳ类水标准,为产业园内工业水厂提供了补充水源,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区别于普通的污水处理厂,这个人工湿地的项目能耗非常低。奥秘在哪里?如果你到了现场,一眼就看明白了。原来,扇形的人工湿地分为3 层,围绕调节池由高到低梯级分布,形成无动力的布水系统。据产业园水处理厂负责人告诉 苏州圆桌(微信号:suzhouyuanzhuo),一般污水处理厂设备运营电耗很大,这样的梯级设计可使尾水依靠自然动力逐级流下,省去了抽水泵的使用,节约了不少电费。




位于长江边的常熟新材料产业园水处理生态湿地,在工业尾水提标中技高一筹。



这个污水处理厂,居然还吸引了一对野鸭在此安家落户。

常熟新材料产业园水处理生态湿地各功能区示意图。



把人工湿地技术成功应用于工业尾水提标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这是苏州生态治理的一大技术创新,这一理念和实践,放诸当下的全球环保领域,都是相当领先的。



杜建强介绍说,公司通过之前运营的项目不断总结经验,目前已经具备了为项目设计数学模型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正在打造以人工湿地等技术为核心的“工具箱”。“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利用方法论,从工具箱中找出相应技术,结合实践经验进行解决。”



这样的工作方式也得到了德国专家和国际组织的认可。据了解,苏州德华已经加入了全球湿地科技协会(Global Wetland Technology),这是一个由不同国家企业组成的国际组织。由于严格的审查制度,目前只有来自11 个国家的企业得以加入,而且每个国家只允许一家公司加入。而苏州德华便是中国企业的唯一代表。



在乐观进取的环保人眼里,当下可能是做环保最好的一个时代,因为全社会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工具箱里有着众多的选项;


但同时,这也是做环保最考验的一个时代,需要我们的“政府端”“企业端”以及“个体端”,共同发力。抛弃陈旧的执念,放下狭隘的利益,以最环保的方式来做环保,这才是对苏州这片闻名千古的“鱼米之乡”最诚挚的“表白”。



原创不易,费心费力;

倘若看中,欢迎分享!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福建水产设备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