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风物 | 砂锅炖煮的岁月

2023-05-18 23:00:13


“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平定的砂锅亮晶晶……”上世纪60年代,随着郭兰英演唱的《夸土产》在大江南北走红,砂锅成为故乡平定县一张响亮而厚重的名片。


█ 平定砂锅,第三只眼拍摄


砂锅,这种土气十足、朴实粗笨的器皿,出产的地方不会少吧?平定砂锅闻名遐迩,自然有其独到之处。平定的砂锅亮晶晶,亮的是它的外层,黑黝黝,明晃晃,发出一种金属般的光泽。内层则是青灰色中泛着豆绿色。平定砂锅的原材料采用当地特有的粘土,当地人称坩子,内含铝矾土。烧制砂锅,要经过选土、调泥、成型、上液、晾干、窑烧等一系列工序,耗时耗力,异常辛苦。最后一道工序是熏烤——砂锅烧出之后用当地特有的无烟煤熏烤,便会呈现出亮晶晶的光泽。就这样,地方特有的原材料与特有的燃料相遇,造就了平定砂锅亮晶晶的特色。


█ 平定砂锅,第三只眼拍摄


平定砂锅始于唐朝,盛于明清。据说康熙皇帝患病时,曾派使臣专程到平定采买煎药的砂壶,并赐名“龙字壶”,平定砂锅由此名声大振。“煮饭不变味,煎药不变性,煮肉不变质”,这是历来关于平定砂锅特性的评价及概括。


所谓特产,也就是产于某地、别的地方没有、而在这个地方司空见惯的东西。在故乡平定,亮晶晶的砂锅随处可见,它内外光洁,皮薄均匀、耐酸耐碱、轻巧耐用,是价廉实用的物件,是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的用品。


在平定,哪一家厨房的灶台上,都扣着一个圆圆的、高高的砂锅,它叫做大明锅。大明锅最大的用途就是熬米汤,也就是小米稀饭。每天下午,大明锅早早地蹲在灶上,经过几个时辰的慢火熬制,金黄黄、酽嘟嘟、香喷喷的米汤成为一家老小必不可少的晚餐。在过去的岁月,由于缺吃少喝,也由于当地民间的禁忌,清米汤成为女人坐月子时的唯一饭食。伺候月子的人一锅接一锅地熬米汤,产妇一锅接一锅地喝米汤,每天要喝掉六七锅,直把人灌得水饱,灌得虚弱发软。说来奇怪,这单调寡味的米汤催化而来的奶水却营养充足,把婴儿养得白白胖胖。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平定人就是这样喂养大的。


█ 平定砂锅,第三只眼拍摄


要说平定砂锅,其实只是个统称。在平定,用同样材质、同样工序烧制的砂器种类多着呢——砂锅、砂碗、砂瓢、砂瓮、砂壶、花盆、灯盏,还有药壶、夜壶等,应有尽有,运用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有一种带把儿的砂锅叫把把锅,浅浅的,容量不大,常被用来做小锅饭。有一种蒸锅,带有孔状的箅子,可以用来蒸枣糕。有一种底部有小孔的砂盆,谓之漏漏盆,因为它常用来生豆芽,所以也叫豆芽盆。


█ 平定砂锅,第三只眼拍摄


有一种巨大的敞口砂锅,成年人的双臂才可以勉强环抱得住,它叫做大全锅,一般遇到大型宴席时才使用。记得家里有一个大全锅,每年冬天,母亲会买一副羊架,用大全锅连骨头带肉带杂碎炖煮了存放着。每天舀一点出来,加水加佐料煮好了,全家人分着吃。大全锅里存着的荤腥,让人的心里总是存了盼望,让整个冬天暖暖的,空气中洋溢着幸福的味道。


█ 平定砂锅,第三只眼拍摄


有一种随身携带的小砂壶,可直接就着壶嘴儿喝水。邻村移穰是个盛产砂锅的地方,这里设有石太线上的小站叫岩会站。每当客车进站时,当地人就用砂壶装了开水向车上的乘客兜售。花几分钱便可以买到一壶水,还有砂壶赠送,谁都觉得超值划算,隔着车窗买水者趋之若鹜。从解放前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样的小站一景延续了几十年。


平定砂器中最登峰造极的要数砂火锅了。可以说,砂火锅的工艺最为复杂,它有底座,有锅,有烟筒,有盖子。将土豆、粉条、烧肉、烧豆腐、面筋等食材码放在锅里,点燃放置在底座上的木炭,红红的火苗瞬时燃起,热气升腾而上。一家人围火锅而坐,暖意融融,浓浓香气伴着袅袅烟雾扑鼻而来,这是贫寒岁月里最温暖最幸福的场景。当然了,砂火锅就像大家闺秀,平日里是不会轻易露面的,只有在节日盛宴中,它才会隆重登场。


█ 平定砂锅,第三只眼拍摄


时代总在前进,如今,砂锅已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平定人的厨房里,各种材质的锅碗瓢盆应有尽有,亮晶晶的砂锅却难觅踪影。去年在故乡,我问表妹为何不用砂锅。表妹反问我:有这么多各式各样的锅,谁还用砂锅啊。是的,除了传统的炉灶,表妹家的厨房里还有电磁灶、液化气灶,炊具有电饭锅、高压锅,与费火费时的砂锅相比,它们时尚而便捷。那些曾经用砂锅慢火炖煮的日子已悄然远去。


不久前,我在省城的一次农展会上见到亮晶晶的平定砂锅,它做工精巧,包装精美,然而价格不菲,问津者寥寥。我心里有几分欣慰,因为看到了传统工艺的生命在创新发展中得以延续。但也有几分遗憾,因为这样的平定砂锅已不是我心目中那副质朴无华、物美价廉的模样。



█ 组图:平定砂锅出炉记,灵芝拍摄


附:《有一种锅叫砂锅》

 

有一种锅叫砂锅,

黄土里生来泥巴手儿做,

老祖宗的宝贝歌里唱过,

平定的砂锅亮晶晶哟……

我的老少爷们,

坩土里掏 烈火中烧,

纯朴塑就的性格,

是咱们的魂魄,

有一种锅叫砂锅,

黄土里生来泥巴手儿做,

货好不怕山沟沟深哟,

提味保鲜不变质。

有一种锅叫砂锅,

黄土里生来泥巴手儿做,

爷爷挑在肩上一路吆喝,

平定的砂锅亮晶晶哟……

我的老少爷们,

奶奶熬过药 妈妈煮过汤,

又苦又甜的日子,

养大了你和我,

有一种锅叫砂锅,

黄土里生来泥巴手儿做,

一路歌来上北京哟,

为咱家乡把美名传播!


山西风物系列

故乡风物 | 糁糁饭和蔓箐疙瘩老咸菜

故乡风物 | 山西面食说

故乡风物 | 山西的窑洞,冬暖夏凉神仙洞

故乡风物 | 晋北人家的炕,温暖了整个冬天

故乡风物 | 老家的风箱,童年的儿歌

故乡风物 | 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二十里的豆面饿折腰

王祥夫:说说小米

王祥夫:说说大同黄米

故乡风物 | 荞麦灌肠,荞面碗团,另一种庸常生活的体验

故乡风物 | 家乡的煮疙瘩,粗粮年代蕴藏在生活深处的一丝安慰

故乡风物 | 家乡的蘸片子,朴拙自由的简约美食

故乡风物 | 家乡的红面糊糊,一天的温馨和实在从它开始

故乡风物 | 家乡的拨烂子,记忆深处成长的一部分

故乡风物 | 汾阳老家的饭食

故乡风物 | 又到杏子成熟时

山西的面,那是山西女人用心生活的写照

美食旅行作家告诉你:世界顶级杂粮产区在山西!

故乡的土炕,满满都是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温暖记忆

故乡的麻麻花,清香幽幽的佐餐佳肴

故乡的醋柳柳,多少酸酸甜甜的儿时记忆

腌菜,浸润在岁月中的风味

玉米面糊糊,饥馑年代的记忆与怀旧

腊八蒜中滋味长

记忆深处的腊八粥

莜面栲栳栳,永驻心间唇齿留香的山西记忆

质朴温润味悠长,山西人离不了的小米粥

黄河岸边话枣树,天赐山西的丰厚馈赠

又闻槐花香,那些与之相关的美食和生命场景

你吃过槐花拔烂子吗?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福建水产设备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