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效民:舌尖上的回忆——灌肠

2023-05-18 23:00:13


(北京灌肠)


(太原灌肠)


舌尖上的回忆——灌肠


文/智效民


据我所知,灌肠有两种:一种是北京灌肠,一种是太原灌肠。

北京灌肠的做法,是把面粉加上红曲和多种作料调成糊状,灌到猪肥肠里面,煮熟后切片,再用油煎一下,然后用小竹签扎上蘸着盐水和蒜汁来吃。

据说北京灌肠有大灌肠和小灌肠之分,前者的主料是优质面粉和肥肠,后者在面粉里要加豆腐渣,而且不用肥肠。刚到北京的时候我曾经吃过一次,原以为与太原灌肠口味差不多,没想到吃了以后却大呼上当,因为它根本不是我那舌尖上的记忆。

在了解到北京灌肠的做法以后,我才知道太原灌肠与北京灌肠的区别所在。

太原灌肠是把荞麦面调成糊状,加上猪血,放到盘子里面上笼蒸熟,形成碗口大小的薄片。用血代替肥肠,说好听点是出于节俭,说难听点是过于抠门。不过正是因为抠门,才想出弥补的办法,那就是在做法和调料上大做文章。

与北京灌肠相比,太原灌肠做得更软一点,也更劲道一点,这都给人以很好的口感;再加上太原灌肠特别讲究卤汁,这就比单靠盐水和蒜汁当调料的北京灌肠,要好吃很多很多。

我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每天放学回家,都会路过一个卖灌肠的摊点。摊点上摆着一只宽边青花瓷盆,瓷盆里的卤汁上面飘着一层亮亮的红油,里面有油皮、豆干、蘑菇丁、黄花菜之类。瓷盆旁边摆着与其配套的瓶瓶罐罐,里面装着醋、酱油、蒜汁和辣椒等辅料。虽然是地摊,却又如此讲究,这在今天有点不可思议。

每逢我坐在摊位的小板凳上,摊主就会从笸箩里拿出一对灌肠,往特制的与青花瓷配套的碗里一扣,用小刀把灌肠划成菱形,浇上卤汁和辅料,再插上一根又粗又长的竹签,递到我手上。

当时花五分钱可以吃一碗灌肠,有一次我吃了一碗觉得不够,又要了一碗,全然不顾周围的情况。许多年以后,一位老同学聊起往事,说当时他就在旁边,看我吃一碗又一碗,真是馋得要命。

当时这位同学的父亲因“历史问题”蒙受冤屈,他们家生活特别困难。这事让我有点自责,也有点后悔。早知如此,这个客我还是请得起的。

除了凉拌之外,太原灌肠还可以炒着吃。早年的炒灌肠要用带风箱的小火炉,摊主一手拉风箱一手炒灌肠的样子,煞是好看。

炒灌肠要用卤油。把油加热以后,要先加入少许辣椒面、一把豆芽和适量的酱油翻炒,再把切成条的灌肠放入炒瓢,盖上锅盖焖几分钟,然后喷上醋和蒜汁再翻炒几下,即可出锅。这时候,那种独特香味,真是让人垂涎欲滴。

因为实在是太好吃了,所以无论是凉灌肠还是炒灌肠,我在吃完之后,都恨不得把碗舔个干净。

但是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这些摊点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于是,太原灌肠就只能成为我舌尖上的记忆。

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以后,这种美食才重新出现在太原街头。当时最有名的是太原食品街的“杨记灌肠”,食品街刚刚开张的时候,它真是火了要命。


近年来又有徐沟的“贾记灌肠”,也很有名。说起徐沟灌肠,当年我刚到那里插队,就有耳闻。后来在徐沟集市上吃了一次,因为它的调料仅仅比北京灌肠多了一点醋,所以感觉还是不行。



无论是杨记还是贾记,都没有让我找到舌尖上的记忆。

任何一种东西,只要受到伤害,就很难恢复原貌。

人如此,事如此,吃如此,用如此,整个社会也都如此。

因此,了解历史,反思历史,是刻不容缓的事。

 

(原创不易,打赏随意)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福建水产设备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