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3个月不到,中国学者首次突破22篇CNS文章,及浙江大学继续领跑(系统盘点,值得收藏)

2023-05-10 14:56:27

欢迎点击「iNature」↑关注我们!

iNatureiNature编辑团队总结了中国学者第一季度在CNS发表的有关生命科学的文章,总共22篇,是一次大爆发,如果按照这样的速度,2018年可能就会达到88篇,是2017年的将近1.5倍(2017年64篇)。其中中国科学院6篇(含合作一篇),浙江大学5篇,清华大学2篇,中山大学1篇,上海科技大学1篇,温州医科大学1篇,第二军医大学1篇,中国农科院1篇,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基因检测中心1篇,中国农业大学1篇,上海交通大学1篇,复旦大学1篇,北京大学1篇。


这22篇分别是:浙江大学绘制出首个哺乳动物细胞图谱绘制出首个哺乳动物细胞图谱;浙江大学首次,2篇Nature长文Article揭示抑郁症的发病机理;上科大揭示GPCR分子结构;中国植物所陈之端等研究组揭示中国被子植物进化史;克隆猴的诞生;曹雪涛研究组揭示TET2在炎症应答中的新功能;宋尔卫团队揭示成纤维细胞亚群调控肿瘤干细胞新机制;清华大学揭示细胞“感知”机械力的精巧分子机器结构与机制;加州大学-浙大合作团队开发出高效、低毒流感疫苗的方法,温州医科大学揭示衰老分子机制;基因组所科学家多组学研究揭示番茄品质的化学基础 ——为培育美味品种提供新工具;施一公揭示人类剪切复合体结构;;张康教授Cell封面文章:基于深度学习开发出一个能诊断眼病和肺炎两大类疾病的AI系统;浙江大学程磊教授基于前期工作和相关实验数据,就深层土壤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院士团队与千百万农民一起实现农业绿色增产增效;上海交通大学赵立平揭示肠道微生物对于2型糖尿病的系统研究;推翻近百年的研究定律,复旦大学杨振刚等研究组揭示成年人类海马神经元不能再生;首次,14年的努力,涉及全球369个物种,; 汤富酬研究组与合作者首次绘制人脑前额叶发育的单细胞图谱并揭示神经元的分化成熟机制。



1.Cell:浙江大学绘制出首个哺乳动物细胞图谱绘制出首个哺乳动物细胞图谱(点击阅读)



2018年2月23日,浙江大学郭国骥及韩晓平研究组在国际顶级期刊Cell在线发表题为“Mapping the Mouse Cell Atlas by Microwell-Seq”的研究论文,该论文建立了基于网络的“单细胞MCA分析”管道,可根据单细胞数字表达式准确定义细胞类型。郭国骥及韩晓平研究组的研究证明了Microwell-seq技术和MCA资源的广泛适用性。



2.3 Nature:浙江大学首次,2篇Nature长文Article揭示抑郁症的发病机理(点击阅读)




2月15日,浙江大学胡海岚等研究组在Nature发表了2篇背靠背地研究论文,题目分别为“Astroglial Kir4.1 in the lateral habenula drives neuronal bursts in depression”及“Ketamine blocks bursting in the lateral habenula to rapidly relieve depression”,这俩篇研究论文揭示了在大脑外侧缰核中的神经元活动,由星形胶质细胞调节,促使啮齿类动物出现抑郁样行为:推进了人类对于抑郁症发病机制的进一步深入理解,同时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开发新的抑郁药物。基于这一重大发现,Nature进行了专门的评论报道。



4.Cell:上科大揭示GPCR分子结构(点击阅读)



2018年2月3日,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在人体细胞信号转导研究领域再获重大突破。该团队率先解析了与肥胖、精神类疾病密切相关靶点——五羟色胺2C受体(human serotonin 2C receptor, 5-HT2C)的三维精细结构,并以此为线索,揭示了人体细胞信号转导中的“重要成员”——G蛋白偶联受体(GPCR)家族多重药理学的分子机制。北京时间2月2日,该成果以“5-HT2C Receptor Structures Reveal the Structural Basis of GPCR Polypharmacology”为题,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Cell》上在线发表。值得一提的是,该研究是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继2016年、2017年在国际上首次发表素受体、胰高血糖素样肽受体高分辨率三维结构之后的又一重大突破,是GPCR结构功能研究领域的又一项高水平、系统性的研究成果。



5.Nature:中国植物所陈之端等研究组揭示中国被子植物进化史(点击阅读)



2018年2月2日,陈之端团队与国内外团队合作,通过比较4个叶绿体基因和1个线粒体基因的序列差异,重建了中国被子植物的系统发育树。研究人员发现,从时间上看,中国约66%的被子植物属是在2300万年前的中新世以后出现的;在过去的3000万年中,草本植物比木本植物经历了更加快速的分化。从空间上看,中国东西部植物分化格局存在显著差异。



6.Cell:重大突破!首只体细胞克隆猴在中国诞生(点击阅读)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孙强团队1月24日下午在北京宣布,团队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突破了体细胞克隆猴的世界难题,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个体细胞克隆猴。这标志着中国将率先开启以猕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时代。该项成果于1月25日以封面文章在线发表在生物学顶尖学术期刊“细胞”上,同时这篇文章被选为封面文章,非常的有意思及轰动性。



7.Nature:曹雪涛研究组揭示TET2在炎症应答中的新功能(点击阅读)



在果蝇中由Tet蛋白质氧化的RNA 5-羟甲基胞嘧啶(5-hmC)的功能已被最近揭示。然而,哺乳动物mRNA中5-mC的转换和功能尚不清楚。曹雪涛研究组发现DNA修饰酶Tet2分子可以通过调控RNA修饰的新方式,促进机体增加天然免疫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以应对病原体感染及其炎症反应。该发现不仅从免疫学角度为机体抵抗病原体感染的天然免疫机制提出了新观点,也在表观机制层面揭示了Tet2参与基因表达转录后调控的新模式,为有效防治感染性疾病和控制炎症性疾病提供了新思路和潜在药物研发靶标。



8.Cell: 团队揭示成纤维细胞亚群调控肿瘤干细胞新机制(点击阅读)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是肿瘤微环境中丰富且不均匀的基质细胞,其癌症进展是至关重要的。在这里,宋尔卫研究团队表明,两个细胞表面分子,CD10和GPR77,定义了与乳腺癌和肺癌患者的多个队列化疗耐药性和差的生存相关的CAF子集。 CD10 + GPR77 + CAF通过为癌症干细胞(CSCs)提供存活生态,来促进肿瘤形成和化疗耐药性。从机制上讲,CD10 + GPR77 + CAFs通过p65磷酸化和乙酰化作用持续的被NF-κB激活而被驱动,这种作用是通过GPR77(一种C5a受体)的补体信号传导来维持的。此外,CD10 + GPR77 + CAFs促进患者衍生的异种移植物(PDXs)的成功植入,并且用中和性抗GPR77抗体靶向这些CAF消除肿瘤形成并恢复肿瘤化学敏感性。宋尔卫团队的研究揭示了一个功能性CAF子集,可以通过特定的细胞表面标记来定义和分离,并且表明靶向CD10 + GPR77 + CAF子集可能是针对CSC驱动的实体瘤的有效治疗策略。



9.Nature:清华大学揭示细胞“感知”机械力的精巧分子机器结构与机制(点击阅读)



 2018年1月22日,《自然》期刊以长文形式在线发表了清华大学肖百龙与李雪明课题组题为《Piezo1离子通道的结构与机械门控机制》(Structure and Mechanogating Mechanism of the Piezo1 Channel)的研究论文,他们解析了哺乳动物机械门控Piezo1离子通道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揭示了其参与机械力感受与传递的关键功能位点,进而首次提出了Piezo通道以类似杠杆原理进行机械门控的精巧工作机制。该研究对理解生物机体如何将机械力刺激转化为电化学信号这一基本生命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10.Science:加州大学-浙大合作团队开发出高效、低毒流感疫苗的方法 



干扰素(IFN)表达是哺乳动物对病毒感染的第一反应。 因此,许多病毒已经形成了逃避干扰素的机制。 Du 等人 开发了一种系统地消除活的减毒流感病毒的IFN逃避基因的方法: 装配突变体的组合以构建在小鼠中触发短暂IFN响应但不能有效复制的病毒。 瞬时IFN响应导致强烈的抗体和记忆应答,其保护免受随后的不同流感病毒的攻击。 这种方法可以适应改善其他RNA病毒疫苗。



11.Nature:建校首篇,温州医科大学揭示衰老分子机制(点击阅读)



温州医科大学李校堃教授团队与美国纽约大学医学中心研究人员解析出一种被称作α-Klotho的蛋白的分子结构,以及如何协助传递一种延缓衰老的激素信号。1月17日,该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顶级综合性学术期刊《Nature》(影响因子40)。温州医学院陈高帜博士为该论文第一作者,梁广教授和硕士生付丽丽为署名作者,李校堃教授和纽约大学MoosaMohammadi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药学院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



12.Cell:基因组所科学家多组学研究揭示番茄品质的化学基础 ——为培育美味品种提供新工具(点击阅读)



该研究利用多重组学的大数据,揭示了在驯化和育种过程中番茄果实的营养和风味物质发生的变化,并发现了调控这些物质的重要遗传位点,为植物代谢物的分子机理研究提供了源头大数据和方法创新。同时,该研究结果为番茄果实风味和营养物质的遗传调控和全基因组设计育种提供了路线图。Cell同期发表了美国科学院院士、康奈尔大学教授James Giovannoni题为“番茄多组学揭示作物驯化和改良的影响”的评述文章,认为:该项研究加深了对作物品质化学的科学认识,将推动高品质品种培育,最终消费者能够从风味更佳、营养更好的食品供应中得利。



13.Science:施一公揭示人类剪切复合体结构(点击阅读)




剪接体剪接涉及branching反应和外显子连接。 branching反应导致形成催化步骤I剪接体(C复合物)。 在这里,施一公研究组报告人类C复合物的冷冻电镜结构,平均分辨率为4.1埃。 与酿酒酵母C复合物的结构相比,人复合物含有另外11种蛋白质。 步骤I拼接因子CCDC49和CCDC94(分别在酿酒酵母中的Cwc25和Yju2)与DEAH家族ATP酶/解旋酶Prp16紧密相互作用,并且桥接Prp16和活性位点RNA元件之间的间隙。 这些特征,连同人类C和C *复合物之间的结构比较,揭示了对核糖核蛋白重构的机理性认识,并允许初步知道C到C *转变的工作机制。



14.



吴蓓丽研究组报告与胰高血糖素类似物和部分激动剂NNC1702复合的全长人胰高血糖素受体(GCGR)的3.0Å分辨率晶体结构。该结构提供了GCGR与肽配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细节。吴蓓丽研究组进一步提出了GCGR激活的双结合位点触发模型,其需要茎,第一细胞外环和TMD的构象变化,这扩展了我们对先前建立的B类GPCR的双结构域肽结合模型的理解。



15.张康教授Cell封面文章:基于深度学习开发出一个能诊断眼病和肺炎两大类疾病的AI系统(点击阅读)



2018年2月23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基因检测中心主任、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Shiley眼科研究所教授张康(本文的通讯作者)研究团队,在Cell以封面文章发表了题为“Identifying Medical Diagnoses and Treatable Diseases by Image-Based Deep Learning ”的研究论文,这不仅是中国研究团队首次在顶级生物医学杂志发表有关医学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也是世界范围内首次使用如此庞大的标注好的高质量数据进行迁移学习,并取得高度精确的诊断结果,实现用AI精确推荐治疗手段的突破。



16.Science:浙江大学程磊教授基于前期工作和相关实验数据,就深层土壤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点击阅读)



这个由90后,甚至是95后组成的年轻团队,一直着力于研究微生物调控的土壤生态系统以及碳循环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在前期建立的微生物调控土壤碳循环对气候变化响应理论框架基础上 (Cheng et al. Science 337:1084),实验室通过结合野外大田实验、理论建模、大数据整合以及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学,揭示了底层土壤碳循环对气候变暖响应的微生物学机制(Cheng et al. ISME Journal 11:1825),并进一步提出适时开展气候变化对深层乃至整层土壤影响的实验与理论研究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不同地点、不同生态系统的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在全球尺度上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进行预测。但是,相关研究在理论和实验技术上均具有一定挑战性。



17.Nature: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院士团队与千百万农民一起实现农业绿色增产增效(点击阅读)



2018年3月8日,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院士等研究组在Nature发表了题为“Pursuing sustainable productivity with millions of smallholder farmer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在过去十年里,与全国2090万农户一起应用优化的管理技术获得了更高的作物产量,同时也减少了农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另外,Nature进行了专门的点评。



18.Science:上海交通大学赵立平揭示肠道微生物对于2型糖尿病的系统研究(点击阅读)



2018年3月9日,上海交通大学赵立平教授与其团队成员张晨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彭永德研究组合作在Science发表题为“Gut bacteria selectively promoted by dietary fibers alleviate type 2 diabet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使用了大量来自饮食来源的不同纤维来扰乱肠道生态系统。然后,应用了菌株水平,微生物组广泛的关联方法来描述肠道微生物群的动态变化及其对2型糖尿病患者葡萄糖稳态的影响。该研究有针对性地通过个性化营养促进活性短链脂肪酸生产者作为生态系统服务提供者可能提供了一种用于操纵肠道微生物群以管理2型糖尿病和潜在的其他与生态失调有关的疾病的新型生态学方法。



19.Cell:(点击阅读)



2018年3月9日,、山东大学陈子江与广州医科大学三附院刘见桥研究组合作在Cell发表题为“Chromatin Accessibility Landscape in Human Early Embryo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Evolu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报道人类早期胚胎染色质动态图谱,同时这些数据为理解基因和转座子表达的调节提供了进化的发展观。



20.Nature :推翻近百年的研究定律,复旦大学杨振刚等研究组揭示成年人类海马神经元不能再生(点击阅读)



2018年3月8日,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杨振刚实验室,UCSF的Arturo Alvaez Buylla实验室、和西班牙巴伦西亚大学Jose Manuel Garcia-Verdugo实验室合作在Nature发表题为“Human hippocampal neurogenesis drops sharply in children to undetectable levels in adults”,该论文推翻了过去一直认为的人的成年海马神经元可以再生的观点。由于这是一篇否定的论文,同时意义非常重大(注定着会有极大的争议),Nature同时进行了详细的报道。



21.Nature:首次,14年的努力,涉及全球369个物种,(点击阅读)




2018年2月21日,郭大立、马泽清、徐兴良研究团队Nature在线发表了题为"Evolutionary history resolves global organization of root functional traits"的研究论文,该论文前后通过14年的努力,构建了全球369个物种的根系属性数据库,系统揭示了植物吸收根功能属性的大尺度生物地理格局,首次阐明了植物根系进化的组织关系



22.Nature : 汤富酬研究组与合作者首次绘制人脑前额叶发育的单细胞图谱并揭示神经元的分化成熟机制(点击阅读)




2018年3月14日,北京大学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汤富酬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晓群研究组,携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研究组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张军研究组联合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 Nature 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 Single-cell RNA-Seq survey of the developmental landscape of the human prefrontal cortex”的文章。该研究利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手段,绘制了人脑前额叶胚胎发育过程的单细胞转录组图谱,解析了人类胚胎大脑前额叶发育的细胞类型多样性及不同细胞类型之间的发育关系,揭示了神经元产生和环路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并对其中关键的细胞类型进行了系统的功能研究,为绘制最终完整的人脑细胞图谱,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内容为【iNature】公众号原创,欢迎转载



医药加学习班精品课程推荐


实用医学统计学学习班(北京,上海,广州)

循证医学和Meta分析(包含网状meta)培训班介绍(昆明,北京,上海,广州班)

第三期北京膜片钳与钙成像技术学习班(2018.3.31-4.1)

春季特供!《生物医学领域的R语言学习班》4月上海开课啦!

干细胞临床应用系列研讨学习班

非编码RNA研究策略与相关标书解读学习班(北京,广州,济南班)



精品资源推荐

国自然标书原文最新更新,(非编码RNA,外泌体等热门方向),分类排列,想要吗? 仅用于个人学习!

细胞、分子生物学、蛋白检测技术实验高清视频教程下载

Neuroscience Books 一套神经科学方面的书籍打包下载

精心挑选的电生理,膜片钳全套实验技术操作手册与软件,欢迎分享下载

这些精心挑选的医学统计学方面资源, 欢迎来分享下载

科研示意图ppt教程与教学视频下载

如何写SCI论文写作?(1-40全集视频教程下载)

最新的外泌体相关分离纯化实验方法视频集

医药加平台基金标书修改一对一服务,来找我们牵线专家没有错!

[97个细胞信号通路图].signaling.pathway(ppt版下载!太漂亮了!)

科研论文作图ppt与视频集在这里下载!

精心挑选的lncRNA资源集合,适合刚入门的科研人员下载学习

Pubmedy:显示影响因子+引用数、Sci-hub全文下载的浏览器扩展

医药加平台 征稿启事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福建水产设备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