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启敏:科技创新与医学进步

2023-05-10 14:56:27

科技创新与医学进步

医学是预防和治疗人类疾病,保持和促进人类健康的知识体系和实践活动。它是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上的综合性科学。医学发展源远流长,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每一阶段都有不同的历史使命、时代特点和意义。传统的医学主要关注救死扶伤和防病治病,以疾病诊疗为中心。而今天大健康的理念要求医学的重点从“疾病”转变为“健康”,重在维护和促进健康,延长寿命并提高人类生命质量。医学的发展既是满足人类多层次、多元化的健康需求,也是社会赋予的责任。社会文明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医学发展的强大动力,科学理论或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将产生新的医学认识,推动医学新技术、新装备、新药品的发展,增加人类医学救治和医疗服务的能力。医学一直紧跟科学的发展脚步,科技创新和学科交叉共同促进现代医学的进步。

一个多世纪以前,疾病的诊断还主要依靠对病人主诉、症状和体征的判断。随着生命科学的深入研究,医疗装备和创新药物的出现,人类对疾病的认识逐渐达到较深的层面和清晰的水平,临床疾病的诊疗手段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在过去的100年中,人类平均寿命延长了30年,一方面是由于人类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改进,另一方面,科技水平的提升和教育的飞速发展带来的医学进步做出来巨大贡献。解放初期,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只有36岁,现在已经提高到76岁。孕产妇死亡率从解放前的1500/10万降低到2016年的19.9/10万。新生儿、婴幼儿死亡率从解放前的200‰降到2016年的7.5‰。这些都与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卫生环境的改善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以各种菌苗、疫苗接种为预防手段,以各种抗生素和化学疗法为主要治疗手段,基本上消除了天花、鼠疫、霍乱、伤寒、麻风、小儿麻痹等重要甚至烈性传染性疾病的危害,、结核、肝炎、出血热、血吸虫等)得以有效控制。心血管、脑血管、呼吸系统、消化道疾病等重大慢病的疑难杂症和疑难重症的临床救治能力得到极大提高,一些罕见病获得明确的诊断和治疗。人类对疾病认识的提高和医学技术的改善,大大降低了死亡的危险因素,延长了人类的生命周期,提高了人类的生命质量。

因此,回顾医学发展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医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渗透着化学、物理、生物、信息等多种学科的交叉融合。医学的进步与科技创新和前沿学科交叉融合息息相关。


医疗设备的进步让诊断变得清晰准确

X射线、磁共振(MRI)、超声、计算机断层摄影(CT)、正电子发射断层-X线计算机断层组合系统(PET- CT)等的发明和应用,使许多疾病的诊断能以清晰直观的图像反映临床疾病的程度、进程、疗效和预后转归,从而帮助临床专家对疾病能看得清、看得准、看得早,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把握的时机”,大大提高临床疾病的诊疗水平。

1、X-线诊断:1895年,德国实验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很快,X射线被医学家用于临床,它能较好显示人体骨骼和体内的病变,这是物理学发现在医学中最迅速的应用。此后,X射线在理论和方法上都飞速发展,形成了一门综合学科,一直伴随临床诊断至今。

2、核磁诊断:1946年,美国科学家珀塞尔和布洛赫发现了核磁共振现象,核磁共振是一种探索及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和性质的新型技术。此后,核磁共振不仅在医学诊断上发挥重要的作用,在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等领域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3、超声诊断:18世纪,意大利生物学家斯帕兰扎尼发现了超声波,20世纪20年代,开始了超声诊断的研究,50年代,超声波的研究成果应用于肿瘤、肿块和胆结石的诊断。70年代进入超声图像诊断的新阶段,并开始将多普勒超声应用于心脏血管诊断,近十年,超声医学发展迅速,各种新技术应运而生,超声诊断和超声治疗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临床上显示出其特有的优越性。

4、CT诊断:1967年,英国电子工程师亨斯费尔德制作了一台能加强X射线放射源的简单的断层扫描装置,即CT,用于对人的头部进行扫描测量。1971年,亨斯费尔德与一位神经放射学家合作,在医院用于头部检查,获得成功。1972年,亨斯费尔德在英国放射学年会上首次公布了这一结果,正式宣告了CT的诞生。CT的发现是放射诊断学上最重要的成就,它广泛运用于临床检测,将人类医疗水平提高到新层次。1999年,美国Townsend等三位科学家在美国第46届核医学年会上发布PET- CT原型机,PET-CT在体检、肿瘤早诊、肿瘤转移及疗效监测和评价上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已被视为临床肿瘤诊断和指导治疗的最佳手段。


药物的发现提供对抗人类疾病的强大武器

临床上诊疗的三大手段包括技术,装备(器械)和药品。药物研究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疾病的治疗。抗生素的发现和病原学的研究使人们对细菌致病的原理、抗生素抗感染的原理有了更深的理解,使感染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对人们的危害降低到可以控制的程度。同时,无菌术、体外循环、输血等成为常规技术,减少了临床上手术后的死亡率。

1、青链霉素: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偶然发现青霉素可以在短时间内将葡萄球菌全部杀死。1935年,英国牛津大学生物化学家钱恩和物理学家弗罗里的培养分离、提纯和强化了青霉素,提高了青霉素的功效。青霉素的发现和量产,为千百万肺炎、脑膜炎、脓肿、败血症患者带来生命的希望,抢救了许多伤病员和感染性疾病患者。1939年,俄裔美国微生物学家瓦克斯曼发现链丝菌对于结核杆菌具有强大的抑制和杀伤作用。1942年瓦克斯曼团队从放线菌中分离得到链霉素,使当时被称为不治之症的肺结核病得到了控制。

到今天,大部分细菌病都已经有了临床疗效较好的药物。然而,病毒性疾病的挑战仍然很严峻,、乙肝等。虽然市面上已有一些药物,但疗效和耐药的问题需要更多的研究。目前应对大部分病毒性疾病的有效手段主要还是疫苗和抗体。

2、疫苗和抗体:1796年,英国医生金纳第一次进行预防天花的人体实验。1877年,、炭疽杆菌减毒株、炭疽疫苗、狂犬疫苗等。他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来获得减毒疫苗,为实验室免疫学开辟了广阔的前景。19世纪,微生物学和免疫学迅速发展,大批灭活疫苗相继问世。1952年,匹兹堡大学沙克首先成功研发去活化脊髓灰质炎疫苗,不久后开始接种于儿童,脊髓灰质炎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小儿麻痹症全球范围的发病率逐年下降。1960年3月,中国科学院医学生物研究所研制成功并生产出我国第一批脊髓灰质炎减活疫苗。1981年,默克公司的希勒曼和克鲁曼成功研制乙肝疫苗并获得FDA许可。乙肝疫苗的出现,使美国儿童乙肝感染率降低了95%,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取得巨大效果。20世纪70年代开始,分子生物学技术迅速发展,出现了基因工程乙肝疫苗、肝炎、脑膜炎和流感嗜血杆菌的多糖和多糖偶联疫苗,以及无细胞百日咳和回归热的纯化蛋白组分疫苗。2015年,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成功研制并生产,它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保护效果,能预防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保护率均达90%以上。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经济、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也是减少疾病发生、减少医疗费用的有效手段。

1890年,德国Koch实验室科学家从豚鼠体内发现白喉抗毒素,建立血清疗法,开启了抗体药物的先河。1982年,美国斯坦福医学中心的Levy制备了第一个单克隆抗体—抗B细胞淋巴瘤病人瘤细胞的独特型抗体。1986年,美国FDA批准了第一个单抗治疗性药物——抗CD3单抗OKT3进入市场,用于抗器官移植排异反应。2012年,美国FDA批准帕托珠单抗,用于治疗HRE-2阳性晚期乳腺癌。2012年批准全人源单抗瑞西巴库,用于预防和治疗炭疽感染。抗体药物发展过程曲折,经历了鼠源抗体、人鼠嵌合抗体、人源化抗体和全人源抗体四个阶段,开展了以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和以基因工程抗体为主的三代抗体制备技术研究。近十年发展迅速,已经广泛应用于癌症、自身免疫病、眼科疾病、高血脂、骨质疏松、哮喘、多发性硬化症等临床诊断和治疗中。截止2016年底,全球市场上共有63个抗体药物及14个抗体类融合蛋白。

3、心血管疾病药物:在全世界范围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持续高居榜首。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包括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血栓、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治疗用药门类品种繁多,交互作用适应症多,作用靶点也不一样,治疗心肌缺血性心脏的主要药物有硝酸酯类、肾上腺素β受体阻滞剂及钙通道拮抗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的研究与发现,使患者长期受益,延缓病情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时间。随着分子病理学和遗传药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将会研发出更多针对心血管疾病独特创新的药物和复方制剂,高血压疫苗和转基因重组抗凝血酶的问世便是有力的证明。

4、抗肿瘤药物: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手术、放疗、药物等手段,化学药物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基础研究推动了抗肿瘤药物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药物作用靶点。抗肿瘤药物主要分为烷化剂、抗代谢物、抗肿瘤抗生素、抗肿瘤植物药及抗肿瘤金属化合物五大类。1968年,美国密歇根大学罗森堡博士发现顺铂有良好的抗癌性。1969年,首次报道顺铂对动物肿瘤有强力的抑制作用,目前铂类药物是肿瘤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1963年美国化学家瓦尼和沃尔首次分离到了紫杉醇的粗提物,在筛选实验中发现紫杉醇粗提物对离体培养的鼠肿瘤细胞有很高活性。一直到今天,紫杉醇仍是临床肿瘤化疗的主要药物,尤其是在乳腺癌、结直肠、肺癌等主要肿瘤治疗中疗效显著。19世纪70年代,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张亭栋教授开始研究三氧化二砷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取得明显疗效。上海瑞金医院王振义、陈竺和陈赛娟三位院士进行了创新且深入的研究,阐述了三氧化二砷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分子机制以及临床应用的适应症和优化的用药方案,把难治性疾病M3型白血病变为一个可以治愈的疾病,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肿瘤学的进步,将针对新的药物靶点拓展相关研究,不断研制出能有效治疗肿瘤,降低癌症死亡率,具有生物活性高、临床疗效好、毒副作用小等特点的新药。

5、糖尿病药物:根据2015年统计数据,全球有4.15亿糖尿病患者,3.18亿人存在患糖尿病的风险。目前,我国有近1.1亿糖尿病患者,1.5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2型糖尿病占全球所有糖尿病病例的90%。早在1889年德国医学家就发现胰腺和糖尿病之间存在关联,1922年加拿大医生班亭分离出胰岛素,证实它具有降低实验动物血糖的作用。20世纪70年代,研究者突破性地使用生物技术人工合成人胰岛素。2002年,第一个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在我国上市。之后,研究者一直在不断改进胰岛素制剂,并配合更合理的给药方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多器官并发症的发生和致死致残率。已经上市的糖尿病药物治疗,包括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一些新治疗靶点的抗糖尿病药物,包括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G蛋白偶联受体激动剂、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等也在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未来有希望用于临床治疗。


医疗技术进步极大提升临床治疗能力

随着介入治疗、内镜治疗、放射治疗、微创外科和手术机器人等快速发展,许多疾病的治疗水平有了显著的进步。器官、组织和细胞移植,体外循环、人工器官、人工组织的研究使器官功能衰竭、组织严重损伤的治疗有了新的转机。

1、放射治疗:1898年,居里夫人首次提出“放射性”概念,并发现放射性元素镭。后人利用射线对细胞的杀伤作用,将放射线用于医疗实践,逐渐形成一种肿瘤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随着放射生物学、放射剂量学、放射物理学的发展,放射治疗近些年得到快速发展,适形放疗,三维适形放疗,X线刀,伽玛刀,调强放疗,四维立体调强放疗等技术使得放疗更加精准。目前,质子和重离子加速器发展和应用也给放射治疗提供了新的空间和舞台。

2、微创手术:1805年,德国医生菲利普·波兹尼首先提出了内窥镜的概念。1983年,英国泌尿内镜外科医生Wickham第一次提出了“微创外科”的概念。1986年德国外科医生Muhe完成了世界上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987年,法国妇产科医师P. Mouret成功完成世界首例电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这种手术大大减轻了病人术后的痛苦。随着医疗技术的创新,微创手术也渐渐成为了外科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为手术机器人的出现奠定了基础。1985年,美国洛杉矶医院的医生使用“Puma 560”完成了机器人辅助定位的神经外科脑部活检手术。这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开端。1997年,“伊索”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完成了第一例腹腔镜手术。它成为FDA批准的第一个微创手术机器人。1998年,“伊索”升级改造进化成了“宙斯”。“宙斯”可以通过遥控操作,是一套完整的手术器械机器人系统。1999年,Intuitive Surgical公司研制成功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医生控制台的指挥下进行外科手术,它是当今全球最成功及应用最广泛的手术机器人。目前,微创手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腹部、胸部、脑部和关节等多种疾病的外科治疗。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临床诊疗中病例自动存入机器人信息库,可以预测,手术机器人未来可以执行很多普通外科手段难以完成的手术。

3、器官移植: 1967,克里斯蒂安-N-巴纳德医生进行了有史以来人类首次心脏移植手术。2014年,澳大利亚医生成功完成了世界上首次停跳心脏移植手术。1954年,美国波士顿布里格姆医院,约瑟夫.默里医生为一个患晚期肾炎的患者从其孪生兄弟身上移植了一个肾脏,移植的肾脏得以长期存活。此后,肾移植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对某些末期肾病是一种有效的医疗方法。肝移植是肝脏疾病发展到晚期危及生命时,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切除已经失去功能的病肝,然后把一个健康肝脏植入人体内。越来越多的人由于进行了肝移植手术而重获生命。1963年,美国匹茨堡大学医学院Starzl 医生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例人体肝移植。经过50多年的发展,肝移植已成为非常成熟的临床手术手段。1988年巴西圣保罗医科大学的Raia医生完成第一例活体肝移植。1977年我国医学家进行了第一次人体肝移植临床实践,揭开了我国临床肝移植的序幕。1994年我国医学家成功地施行了亚洲地区首例异体部分肝移植术。目前,我国肝移植的临床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创立多项中国标准和中国方案。

4、心脏外科:1812年,法国Le Gallois提出一个设想“如果能用某种装置代替心脏,注射自然的或人造的动脉血,就可以成功地长期维持机体任何部份的存活”。这一思路开创了离体器官体外灌注的先河。美国医生Gibbon从1934年开始,在麻省总医院进行体外循环系统的研制。1951年,Dennis在明尼苏达大学医院首次进行尝试,用人工心肺机进行全身体外循环,为一房间隔缺损患者进行开心手术。由于体外循环技术的进步,支撑了心外科领域的发展,心外科已成为普遍开展的医疗技术,目前心脏外科能够成功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疾病、严重的心脏肿瘤、严重心功能不全的终末期心脏病、主动脉瘤、夹层动脉瘤、缩窄性心包炎等疾病。值得提到的是近年发展迅速的心脏支架手术,这种技术能够改善冠心病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心脏动脉阻塞,极大降低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生命科学、大数据、纳米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发展和交叉融合将促进现代医学革命性的发展,并改变医疗模式。

纵观医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临床问题牵引的科技创新,二是前沿技术的交叉融合。医学发展体现了医工结合、医理结合、医学和生命科学、医学与光学、电子、材料、信息等技术的结合。医学可以作为一个平台,多种前沿科学在这个平台上能够进行交叉融合,医学同时也可以作为一个出口,承接多种前沿技术的转化和应用。

1、组学技术:

(1)基因组学:1920年,德国汉堡大学H.Winkles教授首次提出“基因组”一词,用它来表示生物全部基因和染色体组成,携带全部的遗传信息。1986年,美国科学家Thomas Roderick提出“基因组学”。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实施。2000年,人类基因组草图完成。2003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基因组学分为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和比较基因组学。基因组学的研究是对疾病的遗传学基础研究,对单基因疾病(如血友病)和多基因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有重要的意义。

(2)蛋白质组学:1997年, 瑞士联邦工学院Peter James首次提出“蛋白质组学”的概念。蛋白组学研究采用大规模、高通量、高灵敏度技术手段,通过全面系统研究基因组所表达的所有蛋白质在不同时间与空间的表达谱和功能谱,揭示生命本质。它包括蛋白质鉴定、翻译后修饰、蛋白质功能确定等。蛋白质组学促进分子医学发展,也是发现生物标志物、发现药物新靶点的重要途径。

(3)代谢组学;20世纪90年代,代谢组学逐渐发展起来。它利用高通量、高灵敏的各类质谱和核磁手段,分析细胞、组织或者生物体内的小分子化合物,反映细胞所处的环境和状态。它能判断生物体的病理生理状态、基因功能、药物的毒性和疗效等,并找出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代谢组学在个体化治疗和肿瘤精准治疗领域发展较快,在临床医学领域具有广阔前景。

近年来,微生物组学研究走向热潮。2011年,美国“地球微生物计划”启动,该计划通过对全球典型的环境样本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全方位地分析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及其功能。2016年5月,美国启动“国家微生物组计划”,研究微生物组的信息总量、分布特点和表达规律,瞄准机体患病和微生物菌群失调之间的关系,探索人体内外环境的稳态失衡,为疾病防治开拓新的途径。

2、生物信息学:这是一门由生物、数学、物理、化学、信息科学等多种学科交叉而成的,特别是以分子生物学、组学技术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紧密结合为基础的新学科。它通过信息学、统计学、化学、物理学等知识,借助计算机对海量数据进行科学分析,极大地提高了研究效率,缩短了研究时间。研究结果对认识生命本质、了解疾病发生发展机制、药物研发和临床用药标准制定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3、健康医疗大数据:数据存储能力不断增强,移动互联网与计算平台发展迅速,医疗数据大量产生并快速电子化、数字化。医疗健康大数据主要包括健康公共卫生与慢病管理数据、临床诊断治疗数据、医院管理数据、科学研究数据。医学大数据具有数据量庞大、结构复杂、分析难度大等特点。理顺、整合和分析这些大数据将对提高医疗质量、优化医院管理、强化患者安全、降低医疗风险、缩减医疗成本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医疗大数据将越来越多应用于群体疾病预防及个性化诊疗体系、特定疾病的机制阐释、精准医学知识体系的完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等方面。

4、纳米医学:纳米医学是运用纳米技术的理论与方法,开展医学、药物研究以及临床治疗的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它是基于纳米结构的材料和器件、分子医学及分子机器系统的分子技术。应用纳米技术,可以让医学诊断技术更加快速和灵敏,使治疗方法更加准确有效。运用纳米技术,能够深入理解微观层面的生命活动。纳米技术在药物传递体系的研究,为药物特异性的治疗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纳米科技在医学领域拥有巨大潜力,未来可能带来突破性进展。

5、智慧医疗:智慧医疗是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上的应用,主要涉及医学影像智能判读、辅助诊断、病历理解和检索、手术机器人、康复智能设备和智能制药。国际IT业巨头IBM研制了仿人脑超级计算机芯片,并制造人工智能的“临床医生”。2011 年,智能医生Watson被应用到医疗领域。这种智能医生能快速调阅病历,查询资料并进行分析,它在具有完整临床信息(病人症状、体征、病情、检验数据、影像学结果等)的情况下,能够快速诊断肿瘤,并提供临床治疗的建议。它的建议能够帮助医生制定特异有效,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案。国际制药大亨GSK 正尝试使用人工智能来帮助新药研发。智慧医疗在医学信息系统与通信系统融合的基础上,实现了医院、医生和患者的有效互动沟通,它的出现简化了就医流程,降低了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管理质量和疾病诊治水平。未来将着力医疗信息整合平台和电子健康档案,重点发展远程医疗服务、移动医疗、医疗物联网、自助医疗和虚拟医疗团队,缓解医疗资源紧缺的压力,支撑基层和社区的医疗服务。

6、分子影像学:主要采用以分子探针为基础的分子影像技术,在活体的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研究组织器官的功能异常,能够观察到早期微小的病变,达到疾病早诊和特异性诊断、疗效观察和制定治疗计划或进行新药研制筛选的目标。它是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化学、纳米技术、数据处理、图像处理技术等多学科结合的成果。目前MRI 、分子荧光成像、PET/CT是最重要的分子影像成像技术。分子影像学的发展使医学影像不同学科的联合成为可能,使医学影像学科体系更加完备、科学、合理。目前,分子影像学研究主要集中在肿瘤检测与治疗,神经与心血管系统成像,干细胞与组织再生,药物研发等方面。

7、分子病理:分子病理目前主要用于肿瘤诊断,开始于20 世纪80 年代的DNA 原位杂交。之后,随着越来越多的肿瘤相关基因被发现,用于检测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与拷贝数改变。本世纪初,肿瘤靶向治疗催生了靶向诊断,一批用于检测靶向药物靶点的分子病理技术迅速问世,目前已应用于临床的分子病理技术有显色原位杂交和荧光原位杂交等,补充了传统病理诊断的不足,将病理诊断推向了新的高度。随着医学科技发展,分子病理技术将广泛用于临床,指导临床的分子分型和分子分期,从而实现个性化治疗。

8、分子诊断: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分子诊断迅速发展,在肿瘤和某些出生缺陷疾病方面显示了独特的效果。它的发展主要得益于DNA测序、PCR技术、芯片技术、质谱技术和核磁技术。目前主要检测肿瘤组织的基因突变和扩增,组织和血液中游离DNA(ctDNA),MirRNA,非编码RNA,小分子代谢产物等。通过DNA检测,能够诊断出多种罕见病,包括唐氏综合征、白化病、神经管畸形、早衰症等,对降低出生缺陷发病率发挥了重要作用。分子诊断对实施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提供了重要支撑,在肿瘤治疗中有着广阔的前景。RNA干扰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是未来基因治疗的重点方向,同样需要分子诊断技术作为支撑。

9、靶向治疗:肿瘤分子生物学、临床肿瘤学正在飞速发展,分子靶向治疗研究快速兴起并迅速发展,开始在肿瘤临床治疗中应用。目前主要有治疗白血病的格列卫,治疗乳腺癌的赫赛丁,治疗结直肠肿瘤的爱必妥,治疗黑色素瘤的易普利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吉非替尼和埃克替尼。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逐步深入,将发现与确定越来越多新的与疾病相关的分子靶点。特异性强、分子靶点明确的抗体药物将会陆续研制成功。肿瘤靶向小分子药物的研制与应用在进一步研究中。研究新型的抗体靶向药物是肿瘤靶向药物目前的努力方向。

10、免疫治疗:免疫治疗一直是医学发展的重点,具有特异高效的优势,主要是通过提高和增强人体免疫系统来抵抗癌症或其他疾病。免疫治疗主要包括免疫细胞治疗和免疫细胞因子治疗,例如干扰素、白介素、NK细胞、DC细胞等。新的免疫治疗研究和应用主要以不同的免疫检查点为靶点(如CAR-T细胞治疗),阻止癌症细胞附着到免疫细胞的蛋白上,强化抗肿瘤免疫反应,达到杀伤肿瘤细胞和消除临床肿瘤的作用。目前,免疫治疗成功应用于血液肿瘤和黑色素瘤的治疗,也在尝试应用于其他癌症的治疗中,包括肺癌和肝癌等。免疫疗法较为有效的阻止癌症增长,且不良反应一般较轻。随着肿瘤免疫治疗基础研究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也相继出现。目前主要有两大治疗策略:一是通过释放身体的自然免疫反应来对抗癌症,二是帮助免疫系统发现并消灭癌症细胞。美国FDA近期批准了新型免疫疗法CAR-T用于治疗血液肿瘤,细胞免疫治疗方案也将在治疗实体肿瘤中尝试并得到发展。


结语

随着前沿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医学呈现跨越式快速发展的态势,新方法和新技术层出不穷,医学模式已逐步实现从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模式过渡。医学实践表明,任何一种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最终控制,以及慢性非传染型疾病的临床诊疗突破几乎都有赖于医药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科技创新一方面能够提高疾病防治水平,另一方面也能够加强公共卫生突发实践的反应和处置能力。未来医学的发展仍然取决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赖于医学各学科之间、医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融合。这是医学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必然途径,它们将共同助推人类迈向新的医学时代。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福建水产设备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