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装*犯们勿再“地域黑”,河南话已成网络热词大本营!

2023-05-10 14:56:27

01

不容抹黑“河南人”!


年关将近,昨天,首都北京发生了一起惨案。


在西城区西单大悦商场内,一名男子持械行凶,砍伤了13名无辜男女,其中一名女性不治身亡。


我们对这13名不幸死伤的同胞表示深切慰问,并丧心病狂的行凶歹徒表示强烈谴责!


但是,就因为行凶者来自河南西华县,这起惨案竟然勾起了某些人心中潜藏已久的“地域黑”心理,他们对河南人民的攻击欲望蠢蠢欲动。京城某公众号为吸引网民眼球,更以《西单大悦城河南人疯狂百姓,大过年的要疯!》的标题,耸人听闻地将凶手的名字直接用“河南人”来代替,将其“地域黑”的心理暴露无遗!



虽说在这起惨案中,持刀伤人者确实来自河南,但是不顾自身安危,勇敢救人的保安同样来自河南,这篇公众号的作者故意对此视而不见,避而不提,而且在“精选留言”中,大多选取的是同样怀有“地域黑”心理反映的评论,因此形成了一场抹黑“河南人”的小小狂欢。


为什么河南人屡遭网络抹黑?一是因为河南人太多了!咱们河南是全国人口第一大省,有上亿的子民;二是因为河南人出去得也太多了!咱们河南老乡散布到了全国各地。可以说,河南人在中国,就像中国人在世界那样——全世界到处都是中国人,全中国到处都是河南人。


你看,北京的外地人除了河北人,就数河南人最多了;广东的外地人除了湖南人、四川人,也就数河南人最多了;浙江的杭州、宁波、温州等地的出租车司机,一半以上都是河南人;像陕甘宁这样的地方就不用说了,他们是当年河南人走西口的首选。


在中国,不论走到哪儿,都能碰到河南人聚居的地方。N多年前,我去浙江嘉兴采访。这里有个丝绸之乡——王江泾镇,聚集了数万名来自河南固始县的打工者,有的一家几口都在这里安了家。他们还有一个自己的车站,每天从固始县和王江泾镇对发班车,最多时一天能发四班车。


当你来到这样的地方,就好象来到了美国的唐人街。


将心比心,如果是一个北京人在纽约杀了人,相信连上述那篇公众号的作者,也会对《中国人疯狂美国百姓,大过年的要疯!》或《北京人疯狂美国百姓,大过年的要疯!》这样的标题义愤填膺、奋起反击吧?


那些抹黑“河南人”的装×犯们也许没有想到,随着河南人走遍天下,河南话已登堂入室,成为网络热词的大本营!离开河南话,你们还能如此义正辞严地装×吗?


02

为什么是河南话?


最近几年,河南话里的很多词汇,忽然成了网络热词,比如“货”这个词——“吃货”、“那货”、“你这货”,等等。


大家都知道,河南话里面,一直就是把人称作“货”的:自己不喜欢的人,可以叫作“他那货”;自己喜欢的人,当作平辈或者晚辈的,也会叫作“货”——“你这货”。


现在“货”这个词在网络上也流行起来了。


河南话的“你”不说你,说“恁”,现在网上也这么说了,还有把“那么”也说成“恁”的——“你咋恁能哩?”把面子说成“老脸”——“你让我的老脸往哪儿放?”把做事情叫作“弄”——“弄啥哩”、 “净瞎弄!”网上还有把“在这里”说成“搁这儿”的。



还有“大”这个词。陕西方言中的“大大”,其实河南方言里也有。不同的是,陕西方言中的“大大”一般是叫叔叔或伯伯的,而在我老家,一般把父亲叫作“大”,或者叫“大大”,不过不是第四声,而是第三声。


河南方言里的一些骂人话,也在成为网络热词,这是不好的一面,咱们不能提倡!比如“麻辣隔壁”,东北人不会这样骂人,北京话也不会这样骂人,当然四川话更不会这样骂人,虽然川菜向来以麻辣为主。


好,重点来了!


“怼”!


这个词只有河南话里有,说的是两个人一言不和就干起来了,或者谁和谁闹不对付,咱去怼他!也是干架的意思。


“怼”这个字普通话里也有,但它发第四声:“怨怼”,就是怨恨的意思,这是一个古词儿。


但在河南话里,它读第三声,网民们用它来表达心声的时候,也读第三声,显然这是从河南人的口中传出来的。



“怼”这个词实在是太棒了!你看它,上面一个“对着干”的“对”,下面是一个“心”,意思是不光心里要对着干,行动上也要干起来!


“怼”比“吵”、“骂”、“打”、“闹”、“干架”、“弄他”等等都要形象、全面、生动、响亮!怪不得它会成为全国网民最爱用的一个热词。


03

河南人在闯天下,河南话也在闯天下


为什么网络热词里的方言,河南话最多呢?


河南人在闯天下,河南话也在闯天下!全国到处都有河南人,到处能听到河南话,更有甚者,陕西铜川人称“小河南”,此地百分之七八十都是河南人,当地的官方语言就是河南话。西安人如果不说普通话,一小半人说的也是河南话。新疆的汉族人的方言,基本上也是河南话。


所以,上面我说的那些网络热词,不一定都是河南人弄出来的,可能是他们身边的外省人,听河南老乡讲多了,自己上网给“翻译”成网络用词的。


有朋友或许会问,最近几年,为什么网络词汇会风云突起呢?


自从1949年以来,政府大力推广普通话,但是全国各地的人们仍然以方言为主。普通话的兴起,也就是改革开放的这三十多年,人们走出家乡,四处谋生,全国人民大串联。天南海北的人到了一起,说普通话大家都容易理解,要是各说各的方言,那理解起来就非常困难了。


因此,不用政府推广,人们就自觉自愿地学起了普通话。


现在连广州的中小学都要求学生说普通话了。汶川地震后,我去甘南采访过白马藏人,他们本来就没有文字,本民族历史文化全靠语言传递,但现在他们的语言都快消亡了,因为年轻的白马藏人外出打工,都穿汉服,说普通话了……


白马藏族服饰


吊诡的是,普通话越强势,人们越是能发现它的不足。说起来不怕丢人,我们所使用的现代汉语词汇,百分之七十来自日本,比如科学、干部、指导、、市场、、特权、背景、化石、环境、艺术、医学、交流、否定、肯定、假设、反对、高潮、解放、供给、说明、方法、共同、阶级、公开、希望、法律、活动、命令、失踪、投资、抗议、化妆品、银行、空间、警察、景气、经验、经济恐慌、现实、元素、建筑、杂志、国际、时间、市长、失恋、宗教、集团、新闻记者、接吻、蛋白质、抽象、通货膨胀、电子、电报、电话、传染病、投资、图书馆、悲剧、否认、舞台、蜜月、本质、、领海、领空、、冷战、论坛、批评,等等,都是来自日语。


另外,只要是什么力(“生产力”等)、什么性(“安全性”等)、什么度(“美誉度”等)、什么法(“辩证法”等)这样的词汇,也都来自日本。


大家越是说普通话,越是觉得不过瘾,因为普通话一是词汇量小,不够用,二是它以书面语为主,文诌诌的,说起来没劲儿!


以前大家有方言作为补充,甚至在生活中主要操方言,还发现不到这一点,但是,自从全国人民都说普通话,大家就越来越感受到它的局限了。


于是,网络词汇应运而生。这些网络词汇,有一部分仍然来自日本,比如:“卖萌”、“宅男”、“宅女”、“达人”、“人气”、“写真”、“亲子”、“料理”、“攻略”、“爆笑”、“写真集”、“汗”、“给力”等等。


但是可爱的中国网民们也发明了不少网络词汇,比如“养眼”、“小鲜肉”、“涨姿势”、“南瘦香菇”、“我也是蛮拼的”、“不作死就不会死”,等等。


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就是那些劲爆有力的方言词汇脱颖而出,占领了网络。比如北京话里的“菜”、“范儿”、东北话里的“忽悠”等。


当然,网络热词里方言词汇最多的,还是咱们河南话!


04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窃以为,凡是能成为网络热词的词汇,都应该具备四个要素:浅显易懂、与众不同、表现力和感染力强。


要说浅显易懂,河南话的优势简直不要太突出!


侯宝林先生说河南话最简单,说起来比北京话、山东话、上海话都省事儿!他举的例子是:这屋的人夜里起来上厕所,那屋的人听见门响,俩人四句对话,只用四个字就说完了:


“谁?”“我!”“咋?”“尿!”


其中“咋”发zhua的音,但不在四声当中,无法用现代汉语的四声来标注,倒是有点像唱腔。


河南话属于“中原官话”,发音吐字与普通话差不多,但音调上有些区别,给人的感觉是说话比较松,很多字拖长音,还有拐弯音,这一点,开封话比郑州话更明显。


河南话里的语气词多。有人说,这些语气词就是河南话的灵魂。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副会长袁钟瑞讲过一个故事:有位艺术家在山东曲阜向一老大娘问路,先打招呼:“大娘,您吃饭了吗?”大娘回答:“食久矣。”大娘说的是正宗先秦古汉语。


其实咱们河南方言里,也保存了很多的古词汇。过去我老家那里比较穷,要是孩子吃饭吃多了,老人就会骂他:“你真能饕餮呀!”其中“饕”发“dao”而不是“tao”音,但绝对就是这两个字。


河南人把“注意”叫“觑顾”,把两人在一起叫“厮跟”,写出来也是古色古香呢。


杭州话跟浙江其他地方的方言都不相同,这是一件怪事儿。著名作家阿城猜测,杭州人大部分是河南开封人的后代,他们是从东京向临安迁都时移民过去的,因此杭州话就是“宋朝的河南话”。建议有心人做篇论文,题目可叫《论杭州话与开封话之异同》。


跟普通话比起来,河南话的表现力、感染力亦不惶多让!河南话的“打辩”就比普通话的“辩论”要有力得多,河南话的“得劲”就比普通话的“爽”、“舒服”要痛快得多!



豫剧《花木兰》里的唱词“刘大哥说话,理太偏!”就比“你讲不讲道理呀?”表现力要强得多吧?豫剧《朝阳沟》里的唱词“我看你的老脸往哪搁?”就比“我看你的面子往哪放?”要简单直接粗暴得多吧?


著名女作家王安忆说:“从河南豫剧看,豫音实是铿锵响亮,而且内涵婉转,只是近代这地方荒芜了,言语便染了粗蛮相。”


前些年,浙江嘉兴有一个书店,名叫“秀州书局”,他们定期出一份《秀州书局简讯》,这是一份购书信息性质的读物,在中国知识分子中影响甚广。


《秀州书局简讯》里有一篇闲记,说的是一位研究英国文学的老专家,长期独身。等他病危临终时,领导亲切地前往医院看望他。老先生看领导来了,很是激动,弥留之际,仍在热切地念叨着:,


领导很是疑惑,出门以后就问随从:“这老先生,都到这时候了,怎么还问‘啥是×呀’?”


有人造谣说这位老先生是河南人,,是一亿多河南人民万万不能答应的!


朋友,你还知道有哪些网络热词是出自河南话吗?或者,你认为,河南话里的哪些词汇,有望成为新的网络热词呢?


大家讲一讲吧!

 

【文章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务合作请联系房东助手,微信号:zzhaofangdong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福建水产设备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