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外国人用循环水搞养殖的那些事儿

2023-05-18 23:00:13

近些年循环水养殖技术在国内越来越火,很多朋友都被其神乎其神的技术和人人皆赞的态势搞的心痒难耐。而各类知情人士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期望对这一课题都有不同的解读和期望。但是实际的情况到底是如何。各个传说背后的故事和真相又是怎样。今天给大家说说循环水养殖场的那些事。

一、循环水的前世今生

初始阶段


循环水养殖这个概念,最早形成于欧洲。其最初的形式就是将直流水养殖方式加以改进,以储水为目的而形成循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水处理”概念和步骤。主要目的是存水,以期在枯水期能有足够的水源进行养殖而已。这种方式没有考虑水体的循环利用,而纯粹出于延长养殖周期。在此基础上,有部分养殖场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应对自然条件限制从而开始了半循环养殖方式。


这一时期,欧洲的养殖场其生产模式和管理和现在的国内池塘养殖区别不大。主要靠养鱼人的自我摸索和实际经验来推动技术发展和设备使用。而欧洲强于国内的优势则是从业人员的受教育水平和勇于创新的思想。和许多新生事物一样,循环水技术的发展在这一阶段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政府扶持政策的持续和集中极大促进了技术的革新和推广。同时相关企业的“联合试验”模式的使用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级阶段

随着对养殖水体循环的理解日渐加深,半循环水技术开始出现并迅速成为热门。半循环养殖方式一般指养殖水源大部分 (80%-30%) 依旧是直入直排的模式,只是在某些工艺环节上加入“水处理”的概念从而形成一定的循环处理。比如最基本的原水处理,排水处理等。


这种模式的出现主要是为了满足欧洲各国越来越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水产养殖限令。而后伴随着工业和民用水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衍生出养殖所需的生物处理技术以后才真正意义上确定了循环水养殖的技术核心。

国家的持续投入和支持促使更多研究者和养殖者共同参与到这一领域。极大的推动半循环水技术的进步,而最终形成了初级技术的全循环水养殖模式。基本上这一阶段的养殖场都是使用池塘或水泥浇筑的养殖池,如大家熟知的跑道式养殖技术。这类养殖场在德国,丹麦等国投入巨大;设计和建造经验丰富,推广和应用相当成功。

高级阶段

在池塘循环水技术和跑道式循环水系统的带动下,欧洲的循环水技术迅速发展,相关核心技术的研究和试验项目层出不穷。欧洲主流的研究方向以生物床(Bio-filter)和脱碳装置(CO2 stripper device)为核心,通过机械过滤、紫外杀菌、臭氧、蛋白分离,爆气增氧等设备的辅助,用水泵提供流态动能从而形成循环。


高集成化的工厂式养殖系统自身就有着更好的单位产出比率和更低的人工成本。在此之上,受控的生产环境,规范化的生产管理模式,先进的监控和实时检测手段等优点则带来更多的优势。同样高集成化循环水系统有着总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较高的遗憾,对于低价值或低附加值的水产品的实际意义不大。

二、实际案例

今天给大家介绍丹麦的一家名叫FREA Aquaculture solution公司。之所以介绍这家企业就是因为这家企业的发展历史完全可以代表北欧渔业养殖发展的历史变迁和前进路线。

本图系作者实拍


这家公司成立于1987年,之前是一个当地非常有名的池塘养殖户,主要养殖虹鳟鱼鱼苗和成鱼。目前的公司所有者Christian Ravn Jørgemsen先生是家族的第二代继承人。目前该公司的经营范围也已经从单纯的养殖发展成集养殖,技术研发与养殖设备制造在内的多种经营模式。

这个公司的发展体现了欧洲循环水发展的特色,即以生产者的角度和产业的需求为核心进行适度的产业升级,目的明确,步骤清晰。公司主要依靠自身的资金与技术累计进行创新和发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研究与合作,追求技术的实用性与简单化。当技术和设备成果完善后,果断进行输出转化为资源并再次投入到新技术和设备的研发上来。

政府则通过生产者的实际投入和升级后的成果进行财政扶持,并对其产生的环境影响和经济效益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的结论对其作出方向性或阶段性指导,通过立法或行政规定将成果转化为行业标准或指导。研究机构参与解决实际的产业问题,提供智慧与科学方法。通过反复的实验与理论进行对比,最终形成确实有效的科学研究成果。其中工程和实用科技的研究比重较大,重视一线经验的累积和科学创新。


来源:循环水黑匣子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福建水产设备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