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流 溴酸盐超标直指包装水生产企业水处理系统的缺陷

2023-05-18 23:00:13

1.包装水中含有什么样的致癌物


  最近,有关国内瓶装水被曝含有致癌物的报道不绝于耳。报道中所指包装水中致癌物主要是指溴酸盐。
  溴酸盐早就被国际卫生组织确定为潜在致癌物,在我国现行矿泉水标准规定溴酸盐含量与世卫一致:应小于10ppb(微克/升)。欧盟则小于3ppb(微克/升)。


  2.溴酸盐的产生机理


  自然界的水中并不含溴酸盐,是包装水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


  臭氧作为包装水在封装时有效的杀菌、抑菌手段,产品中含有一定浓度的臭氧对微生物指标有好处。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包装水生产企业主要的微生物控制手段就是在产品水中注入一定量的臭氧,以保证产品中细菌含量达到国标要求。

  溴酸盐是自然界水中溴离子被臭氧逐步氧化形成的衍生物。溴酸盐的浓度主要取决于水中的溴离子浓度、臭氧浓度以及臭氧与水接触时间等3个主要方面,另外溴离子被臭氧氧化时的pH和水温也对溴酸盐形成有影响。

  原水中的溴离子、pH 和水温相对稳定(特别是矿泉水水源地),而厂家的去离子工艺条件也相对固定,溴酸盐超标是企业在终端产品中加入臭氧浓度过高以及臭氧与水接触时间过长所致。水源水质波动不足以致溴酸盐超标,天然饮用矿泉水水源因其成分相对稳定更与此次溴酸盐超标无必然关系。

  3.溴酸盐超标的表象原因


  理论上只要控制臭氧加入浓度和缩短臭氧与水的接触时间就可以控制溴酸盐的生成。但事实上厂家更惧怕产品微生物超标而不得不向水中加入浓度不低的臭氧:

  一方面微生物指标是显性的、一旦超标就易被发现、也可能会有急性症状和后果;而溴酸盐指标是隐性的,厂家一般基于监测臭氧浓度来经验地间接对应溴酸盐浓度值,超标不易被及时发现、也没有明显症状和市场反应,除非型式或专项检查,溴酸盐一般不会象微生物指标那样受到关注。

  另一方面微生物和溴酸盐标准和监测力度不对称,致使企业重细菌等微生物指标而轻溴酸盐指标:微生物指标属于出厂检验项目,国标(或企标)规定的检测频率和批次以及判定标准都较明确,而溴酸盐目前只在新版天然饮用矿泉水(GB8537-2008)和生活饮用水(GB5749-2006)的标准中加以规定,而在现行的瓶(桶)装饮用水(GB19298-2003)、瓶(桶)装饮用纯净水(GB17323-1998)、定型包装饮用水企业生产卫生规范(GB19304-2003)等国家标准中还未将溴酸盐列入毒理监测指标,除矿泉水外的许多瓶(桶)

  装饮用水企业也还未及时修订,未将其列入企标监测范围,强制的修订要求在2010年7月《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出台才成立,有些还未到企标强制的3年复检期,某种程度上还不能说这些企业溴酸盐超标就是违法,所以许多企业有侥幸心理。

  然而被检产品中含超过国家矿水标准的溴酸盐却是不争的事实,对微生物有所顾忌而对臭氧控制不严都只是表象,其实企业还另有软肋和隐情。

  4.水处理卫生工艺技术落后和水处理设备投入不足才是溴酸盐超标的元凶

国内定型包装饮用水生产企业也明白臭氧产生溴酸盐的风险,为何还是只能加强臭氧手段来灭菌效果呢?原因就是水产品在水收集、处理到储存、灌装的过程中微生物是失控的,特别是水处理工艺和设备不是卫生级的,水系统的设备和管道有大量的卫生死角和盲管,非常有利与细菌的积聚和滋长;而一旦细菌爆发又没有有效的清洁清洗系统,往往是产品水(或过程水)微生物指标远大于原水。许多生产企业至今还不明白现有水系统的卫生缺陷,也不明白怎样做到全系统的全面控菌。


  据调查,国内众多水处理工程公司根本没有全流程控菌和卫生概念,工艺技术粗放落后,加上设备低价竞争,提供的水处理系统(包括灌装)从设计到设备选型、从材料到安装,很少是卫生级的;每个工艺阶段更没有灭菌消毒的手段,造成绝大多数包装饮用水生产厂家无法不用或少用臭氧解决微生物超标问题。

  不重视或根本没有有效卫生工艺技术是企业普遍的软肋、压缩制水装备硬件投入是企业在低价市场下求生存的普遍行为,这些都为控制微生物埋下祸根,也成为产品溴酸盐超标的直接元凶。

  5.产品中溴酸盐指标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说到底,溴酸盐的可控源自对微生物的全面控制:对所有生产制备环节的有效控菌是减少臭氧的根本途径,也是控制溴酸盐的关键所在。


  对生产企业而言,要彻底改进取水收集系统和水处理系统装备水平,加大硬件投入,满足卫生和有效控菌的基本要求;要全面排查和改善灌装系统、空间洁净系统、瓶盖灭菌和空瓶清洗消杀系统,杜绝微生物污染各方隐患。在全流程卫生控菌的制水和灌装系统下实现不加或少加臭氧,从根本上控制溴酸盐是完全能做到的。

  6.矿泉水与其他定型包装水


  此次溴酸盐超标普遍被报道成"矿泉水"中发现,但事实上从查处的6 家超标企业来看都非天然饮用矿泉水,受众(包括记者)对定型包装饮用水与天然饮用矿泉水常常混为一谈。

  对包装水产品而言,目前我国国标只明列了天然饮用矿泉水、瓶(桶)装饮用纯净水、瓶(桶)装饮用水,对天然饮用水和企业自创的水品种,企业有权制定各自的产品企业标准,但要求当有相应新国标后及时修  订注1。

  国家2008年出台了天然饮用矿泉水新标准,首次有明确的溴酸盐指标,主要是考虑溴酸盐危险已被确定,有些地区矿泉水源的溴离子相对较高,矿泉水生产企业为保留其特征指标一般不采用去离子手段,

  加之用较高浓度臭氧灭菌容易引起溴酸盐超标。

  矿泉水企业因为国家标准溴酸盐明确,普遍采取些措施调低了臭氧、加强了检测,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在水系统的卫生控菌方面还有很大距离。许多天然饮用矿泉水企业凭借得天独厚的好水资源提出要实现不加臭氧、做中国的"依云",殊不知自己在每个控菌环节上的理念和设备还相去很远,需要不菲价格的  设备和人员投入更让企业却步。

  更多溴酸盐问题出在非矿泉水的其他定型包装饮用水产品上,天然水和企业自创水品种尤为突出:对执行企标的天然饮用水和自创水品种包装水生产企业而言,溴酸盐控制难度不比矿泉水小:特别是以地表水收集为水源的企业,微生物的含量远比地下矿泉水高、且存有大幅波动的可能,要求水系统的卫生控菌方面有更强的能力。但许多企业的设备现状还远落后于卫生工艺的要求,所以这部分企业不仅要修订企业标准、加强水质动态检测和管理,还必须重新投入或改造全流程设备,才能有效控制溴酸盐指标。

  对有明确国标的纯净水、瓶(桶)装饮用水而言,这类企业因为有去离子工艺使溴酸盐控制相对容易,达到溴酸盐控制要求并不困难。国家应立即修订标准:将溴酸盐列入纯净水、瓶(桶)装饮用水控制指标。

  企业的当务之急是应尽快改造去离子工艺后到灌装的流程设备,使之适应卫生控菌的要求。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福建水产设备联盟